啟德方艙「曬太陽」兩年月花數十萬 李慧琼倡變為國際藝術體育園

撰文:潘耀昇
出版:更新:

啟德體育園即將建成,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建議附近的啟德社區隔離設施,變身成為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讓青年或藝術團體開設工作室推動藝術交流,發揮協同效應「就咁喺度曬太陽,每月都要用幾十萬嘅開支,與其用咁多公帑,不如思考一下活化達至共贏」。

啟德方艙「曬太陽」多時 李慧琼倡變身成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

方艙社區隔離設施落成後從未使用,民建聯九龍城支部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發表規劃建議,認為應善用方艙用地,建設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將現有的3000個組裝合成房間,改造成六大區域,包括青年文創區協助創業,提供場地設傳統手工業工作坊、水上運動中心、歷史展覽館等,可展出與舊啟德機場的相片、影片及模型等。

李慧琼說,香港是中外文化交流地方,惟過去受多方面限制,例如租金、埸地、人才等挑戰,不少年輕人都感覺香港找地方創業空間受制約。內地多地都設有藝術創意交流區,受當地市民和旅客歡迎,李慧琼說雖然本港都有類似園區,但各項設施配套仍有不足,既然目前啟德方艙用地閒置多時,「喺度曬太陽一段時間」,應該將它規劃和重新發展,建立成為一個適合國際體育藝術交流的園地,形容正好配合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的「無處不旅遊」概念,亦有助與啟德體育園發揮協同效應,刺激本地遊和國際交流。

方艙社區隔離設施落成後從未使用,民建聯九龍城支部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發表規劃建議。(民建聯片段截圖)

李慧琼:就咁曬太陽每月都要幾十萬 不如思考一下活化

李慧琼又說,啟德方艙位處珍貴市區地段,於九龍中心點,同時是核心商業區,有潛力利用作文化、藝術、體育、青年、創業發展,「就咁喺度曬太陽,每月都要用幾十萬嘅開支,與其用咁多公帑,不如思考一下活化達至共贏」。

民建聯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建議,將部分方艙社區隔離設施單位改造成運動員住宿,推動體育產業化,以免浪費用地,「假設啟德方艙可租借給國際級運動員,他們在啟德體育園比賽後,就剛好可去方艙園區居住,也可藉機會交流。」他相信,明年香港協辦全國運動會部分項目,屆時也需要很多場地,社區隔離設施有很大空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