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潮熱煩燥失眠 中大中西醫推治療綜合徵先導計劃|附連結

撰文:喬納森
出版:更新:

文:王秋平醫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註冊中醫師
1個40歲打扮時尚的女士剛入診症室坐好,就精神緊張地問自己是否到了更年期,因為月經好幾個月才來一次。於是,便有了以下關於更年期深入淺出的解說。

女性進入中年以後,卵巢功能會逐漸減退,停止排卵和停止月經,步入更年期。(GettyImages)

女性進入中年以後,卵巢功能會逐漸減退,停止排卵和停止月經,步入更年期。女性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到55歲之間。更年期通常分為三個階段:更年期前、更年期和更年期後。

這位女士的情況屬於更年期前期,這個階段通常發生在40歲左右,這時卵巢功能減退,卵巢開始減少雌激素的分泌,但月經週期和生育能力仍然正常。在這個階段,一些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則、經期變長或變短、經量或變多或變少,還會出現乳房脹痛、情緒波動和失眠等與雌激素相關的症狀。

當女性月經完全停止時便是進入更年期階段,在這階段卵巢功能停止,卵巢停止釋放卵子,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急劇下降。這個階段可能歷時數年,期間女性可能會經歷更多更年期症狀,例如熱潮紅、盜汗、失眠、情緒波動、性慾變化、陰道乾燥和尿失禁等。

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期,身體會逐漸適應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更年期症狀通常會減輕或消失。然而,由於雌激素的減少,女性在更年期後可能面臨一些長期健康風險,如骨質疏鬆症和心血管疾病。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女性更年期是由於腎氣逐漸衰退,致使陰陽失衡所引起的。(GettyImages)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女性更年期被視為一個生命階段的轉變,女性更年期是由於腎氣逐漸衰退,致使陰陽失衡所引起的。在更年期,中醫師通常會從腎虛、肝鬱和血瘀幾個方面來診斷和治療,療效理想。

中醫認為更年期是腎氣衰退的表現,腎虛是更年期常見的病機。腎虛再細分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以潮熱汗出、煩熱和失眠多夢為特點,而腎陽虛則會有怕冷、浮腫和大便爛等特點。主要透過補腎益氣,強化腎臟功能治療,常用的中藥包括熟地、黃精、枸杞子等。

中醫認為情緒波動和焦慮等症狀是由於肝氣鬱結所致,主要透過疏肝理氣來治療,常用的中藥包括柴胡、丹參、香附等。血瘀是更年期中常見的問題,它可以導致經血量變化、經期不調和其他相關症狀。中醫師會活血化瘀來促進血液循環,常用的中藥包括赤芍、丹參、當歸等。

中醫治療更年期常見的方法有中藥治療、針灸療法和飲食調理。中藥是中醫治療的核心方法之一,中醫師會根據個人的症狀和體質,處方特定的中藥方劑。常用的中藥包括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等,這些藥材被認為具有補氣、養血、平衡體內陰陽等作用。針灸也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經絡,針灸可以調節氣血的流通,平衡體內的陰陽。對於更年期症狀,針灸可以緩解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等問題。中醫非常注重飲食對於健康的影響,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提供相應的飲食建議。這包括適當攝取特定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烏骨雞等,以幫助患者改善症狀,提升生活質量。

中醫治療更年期常見的方法有中藥治療、針灸療法和飲食調理。(資料圖片)

西醫診斷更年期方面,除了以症狀作判斷,亦可透過一系列與婦女更年期健康相關的血液檢驗,配合西醫臨床診斷及分析等以了解病人的情況,亦會就更年期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心血管疾病預防、乳癌檢查、子宮頸癌篩查、泌尿生殖系統問題、骨質疏鬆等,作適切的建議。

需要強調的是,中醫治療更年期症狀應該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個體化的治療。最好在註冊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並定期追蹤和評估治療效果。在選擇中醫治療方法時,也可以結合西醫的建議,以獲得更全面和有效的治療效果。事實上,結合中醫和西醫的綜合治療模式在許多情況下被廣泛應用,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為鼓勵女性更關注自己及身邊人的更年期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合作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徵先導計劃」,旨在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舒緩女性更年期的症狀及不適,提升生活質素。如有興趣,歡迎登入了解更多﹕https://cuhk.hk/simmen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網頁:按此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