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公署推懶人包教慎用手機 提醒公共充電設施易被做手腳應提防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私隱專員公署昨日(25日)推出兩份「懶人包」,為用戶提供精明使用智能電話及社交媒體以保障私隱的貼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今日(26日)於港台節目解釋當中「貼士」,提醒市民宜避免使用公共充電設施,指充電設施或「畀人做手腳」,提醒市民如需使用相關設施,應先留意是否安全,及該設施是否由相應機構提供。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提及到,市民宜避免使用公共充電設施,指充電設施或「畀人做手腳」。(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鍾麗玲今日(26日)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近期有報告指出香港有近650萬個社交媒體用戶帳號,而平均用戶每日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約為兩小時,而用戶不經意就會發放少個人資料如聯絡資料、信用卡號碼等於社交平台,惟現時網上騙案愈來愈多,因此公署推出「懶人包」為用戶提供保障私隱的貼士。

公共充電設施或「畀人做手腳」

就懶人包中所指「避免使用公共充電設施」,鍾麗玲解釋,公共充電設施或會「畀人做手腳」,市民一般難以察覺,有機會於充電期間被不法分子竊取資料,或裝上惡意軟件,充電過後才發現「部機怪怪地」。她提醒市民使用公共充電設施時要小心,留意設施是否安全,及該設施是否由相應機構提供。

「Tag」人前要詢問對方意見 刪除不必要帖文防詐騙

她續指,懶人包中亦提醒市民提防「標註」功能,是基於目前有不少用戶都會在社交媒體上「Tag」人,皆因太想分享開心事,標註前卻未有詢問他人意見,或令被「Tag」人士可能會不開心。她建議大家在標註前應先詢問對方意見,如不想被標註時也可以在功能上關閉被標註的設定。

她又指,要不時檢視社交媒體帖文,留意到有人會在社交媒體上上傳很多貼文,並會將其永久保存,形容做法並不理想,皆因不法分子可根據用戶以前的貼文,整合資料後分析,掌握用戶有何喜好、親人,繼續作出詐騙行為,呼籲用戶如貼文不再需要時應要刪除。

她提醒,用戶切勿移除智能電話的保安設定,因做法或會令手機易中毒,也提到使用Android電話的市民可安裝防毒軟件,以偵測手機是否有病毒;同時要更新手機系統,以免出現防毒漏洞。她也提醒,用戶在維修或棄置智能電話前刪除資料,如登出雲端、帳戶等,以免被其他人士取得自己的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