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國樑逝世|生前曾稱患鱗狀細胞癌 腫瘤科醫生:吸煙成最大肇因

撰文:郭梓謙
出版:更新:

參演過不少處境節目的、以飾演「陳積」而為人熟悉的資深演員顏國樑昨晚(25日)11時許在醫院離世,終年71歲。顏國樑早年就曾在節目訪問透露,身患鱗狀細胞癌第三期並正接受化療。有醫生就指,鱗狀細胞癌其實是一種癌症類別的統稱,可發於身體不同器官,當中尤以吸煙為最大肇因,呼籲市民不要吸煙。

資深演員顏國樑(左)昨晚(25日)11時許在醫院離世,他生前受訪時曾指患上鱗狀細胞癌。(YouTube截圖)

9成涉及頭頸部癌症均是鱗狀細胞癌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指,鱗狀細胞癌多見於消化系統、肺部、與身體其他有黏膜的器官;當中9成涉及頭頸部的癌症(口腔、鼻腔、鼻咽、咽喉等器官)均是鱗狀細胞癌;其病徵包括口腔潰瘍、聲沙等問題;而得名「鱗狀細胞癌」,則是由於從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癌細胞形狀,而非僅指特定部位的癌症。

梁廣泉續指,構成鱗狀細胞癌一般以吸煙為主,其餘則包含人類乳頭瘤病毒(HPV)、酗酒、甚至吃檳榔等。他指,一般情況下飲食較難測試是否病發成因,但戒煙酒、接種HPV疫苗等,都會是具體有效的方法。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說,「鱗狀細胞癌」非僅指特定部位的癌症,可見於身體多個部位。(資料圖片)

長期吸煙曾風險 患者可同時幾個部位確診

中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謝耀昌同樣提到,鱗狀細胞癌最大成因是吸煙,當中包括雪茄、電子煙都應戒斷。他指如果長期吸煙,則會有更大風險患上頭頸癌、肺癌、甚至膀胱癌,「佢哋成因都同吸煙有關,至於一個人吸煙嘅時候,除咗喺咀巴開始,啲尼古丁致癌物質除咗經過口腔之外,仲會落到喉嚨、氣管,同埋食道都有機會。」

謝耀昌指,很多時患上頭頸鱗狀癌的病人,身體不單止一處確診,甚至可以是同時幾個部位確診,其中如果是口腔患上,會有口腔潰瘍等情況;喉嚨患上則會出現口齒不清。

+7

謝耀昌:早期發現接受手術 痊癒率逾9成

謝耀昌說,一般治療鱗狀細胞癌,要視乎癌細胞有否擴散。早期可以切除手術方式根治,若果能從早期發現患病,痊癒率則有逾9成;若癌病演變到中後期、或未能完整切除患癌部位,則會配合化療、電療等方式;但因為其基因變異較其他病理如腺狀癌少,故較難透過標靶、免疫治療藥物醫治。

中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謝耀昌指,長期吸煙有更大機會染上由頭頸癌、肺癌,甚至膀胱癌。(資料圖片)

電療期間或令頸部曬傷、吞嚥有困難

謝耀昌又提到,治療鱗狀細胞癌的副作用雖然視乎病發部位而定,但頭頸部的癌症尤為嚴重,因為接受電療期間,可能會令頸部曬傷、吞嚥有困難,甚至口腔生滿痱滋;而由肺部引發的鱗狀細胞癌,則會透過化療、藥物治療等,常見的副作用則是甩頭髮、作嘔等。

至於鱗狀細胞癌連帶的口腔潰瘍,可能連帶令病人無法進食或食慾不振,繼而引發營養不良令身體變差,最終讓病情急轉直下。普羅市民若然不想患上惡疾,或許要聽從醫生建議,盡早戒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