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挑選4大準則 皮膚科醫生話你知:正確塗抹防曬手法、防曬用量

撰文:李樂瑤
出版:更新:

夏日將之,想安全地與太陽玩遊戲,又不想包裏得自己嚴嚴實實?不妨用上守護肌膚第一線的防曬!不過一提到防曬產品,既有防曬乳、防曬霜、防曬底霜、防曬噴霧、防曬棒等等,到底應該如何入手防曬才算好?今次《01女生》就向皮膚科 黃之鍵醫生請教並解析正確使用防曬的方式。

由2024年1月起,Girl's Pick 將以全新形式和大家見面,加入專家講解分享和編輯評測。每月不同主題,和大家評測話題產品。《01女生》編輯部近期評測了5款不同種類的防曬,包括Clé de Peau Beauté、ELIXIR、Supergoop!、ANESSA及CLARINS ,當中詳列出防曬種類、防曬程度、持久程度、保濕程度以及價錢,幫助大家在入手防曬前了解更多,大家密切留意01女生!

入手防曬前,你必須睇!>>> 防曬推薦2024|記者評測5款好用開架+專櫃防曬:防曬功效、持久度 <<<

挑選防曬可靠4大準則!

入手防曬前,普遍看到一堆數字與加號:SPF值、PA值等,但到底應該用上什麼準則去分辨呢?黃醫生分享道,防曬主要分為3大類別:物理性防曬、化學性防曬以及混合性防曬。

應該如何挑選防曬?(freepik)

挑選防曬4大準則:1. 防曬種類

物理性防曬:利用物理性原理於肌膚表層形成反光膜,以此形成保護層去阻斷皮膚受到紫外線傷害。
化學性防曬:利用化學防曬劑吸收紫外線,從而阻擋並達到防曬效果
混合性防曬:將物理性與化學性防曬兩者結合,較快速地發生防曬作用

挑選防曬4大準則:2. 防曬度數

除了注意挑選的防曬類型外,亦要留意產品的SPF值與PA值是否能夠有效地阻隔紫外線,因為PA值主要阻隔紫外線UVA、SPF值則是阻隔紫外線UVB。作為一個有效的防曬產品,PA值最少要有++++,日常使用可以選擇SPF 30+以上,長時期户外活動的話則SPF 50+ 以上為佳。

挑選防曬4大準則:3. 防曬質地

防曬作為貼膚產品,個人皮膚感受亦是一大重要挑選因素,而防曬質地則最直接影響使用後感觀,例如防曬油、防曬霜等質地偏厚潤,容易令皮膚焗束、滋生暗瘡,又或者乾肌女生,選擇較水潤的防曬乳液或防曬底霜會比起防囇棒較為合適。

挑選防曬4大準則:4. 低敏防曬成份

曾有國外研究報告指出防曬成分可能造成過敏甚至致癌,而造成皮膚過敏的原因有許多:皮膚耐受性、防曬質地等。

黃醫生補充指普遍「防曬過敏」的情況主要是因成分複雜的化學性防曬,而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或敏感性皮膚炎,所以若然大家應選擇低敏成份的防曬產品。另外在使用防曬產品中途,有刺痛感或不適,就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使用防曬應小心挑選!(freepik)

正確塗抹防曬方法

入手合適的防曬產品後,正確使用產品才能有效不曬黑!黃醫生分享道正確塗抹防曬的方法是,在外出前15分鐘就準備好防曬,成人全身的防曬份量為30到35ml,可以視乎外露皮膚而調整份量,但每次最少為2mg、1c㎡的大小份量。

而外出每隔1到2小時都會補塗/補噴防曬,特別當户外活動或水上運動時,更要覲加補充,抹乾身上汗液或水分後就要補塗/補噴防曬,以免防囇掉落而失去功效。

皮膚科醫生教你正確塗抹防曬方法(freepik)

資料來源:皮膚科 黃之鍵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