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景變幻》從小說出發 探討香港「無地方性」市區重建|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鄒文律以潘國靈、謝曉虹、韓麗珠等的這群在1997年之後出版第一本個人小說集的作家作為研究對象,撰寫了《城景變幻》一書,記錄了他們如何以小說,寫下這座城市的發展。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下)-市區重建與無地方性

港鐵商場圍方(資料圖片)

鄒文律提到香港以「垂直都市主義」進行大型發展,一是在鐵路站上建基座置放商場,再在基座上興建大廈,二是在較小的市區更新項目中建築高基座,再配以商場與商樓。如書中提及陳志華的短篇小說〈O城記〉:「我眼下的O城,是個高樓密布的城市,有數不清的購物商場。」一同由陳志華寫的〈木偶之家〉,主角羅拉是生活在4826號商場的木偶,她醒來之後希望離開商場到外面的世界,但誰也不告訴她商場的出口,直到遇上了黑色娃娃服的少女。羅拉問商場以外的世界,少女回答:「都是商場啦。只是編號不一樣而已。」少女曾言城市人愛逛商場,「商場氣候宜人,有空調,又不怕風吹雨打。我們可以在這裡出生,然後在這裡老死,多好啊。」可洛《鯨魚之城》亦言不單是老年人,連年輕人也喜歡躲在商場內。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香港空間有限,市區重建是其中一種城市空間發展的方向。鄒文律在書中引用了加拿大地理學家Edward Relph所提出的「無地方性」:「地方匯聚了人類和自然的秩序,是人生在世的經驗和意向聚焦之處,個人和社區認同的重要來源,對人而言充滿了意義和深厚的情感連結。然而,當某個環境與其他環境變得相似和單一,缺乏獨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讓人的情感依附其上,讓人對該地方產生認同感,便會構成某個環境的無地方性。」鄒文律言情感記憶的依托遠超於物理空間的建造,市區重建非簡單二元性「拆與不拆」,而是由居民生活取向、足印、感情眾多元素組成的展現。書中提到李維怡依據自身經驗寫成的短篇小說〈聲聲慢〉,故事講述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引發的爭議,描述受市區重建影響的中學生小碧一家和鄰居對重建的感受。

灣仔利東街的重建項目引起爭議,有人批評欠歷史保育,也有人批評「囍歡里」新名字品味惡俗,認為老街價值被徹底消滅。 (李澤彤攝)

同樣以市區重建為題材,可洛的小說《幻城》中的〈守城人〉,主角林守明長年居住在觀塘裕民坊,在機緣巧合下進入自己創作的小說中,與小說人物一同對抗「鳥人」。小說中地區色彩豐富的舊區被拆除,改建成單一水泥基柱,以支持「幻城」向高空發展,留守者亦試圖阻止小說中的政府改建「心水寶」。鄒文律言,這些想像展現了作家對現實的期盼,「保育舊區文化,拋棄以逐利為本,造成無地方性的市區重建方式。」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