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豁免檢疫實施半年4.6萬人獲批 揭3部門無統計人數

撰文:李穎霖 陳信熙 陳潤南
出版:更新: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爆發,港府今年2月起實施入境管制。不過政務司司長至今共豁免43類人士,入境後毋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並交由各部門審批申請。
《香港01》向各部門查詢審批數字,發現截至7月底共約4.6萬人獲批豁免檢疫資格,不過由於運房局、漁護署及衛生署無統計,令機組人員、高鐵承辦商、漁船船員、政府人員等四類人士的獲批人數成謎。
記者亦發現政府人員的豁免資格審批非常寬鬆,人員毋須事先申請,只需於過關時證明身份。此外,衛生署及大部分部門均無記錄各類獲豁免資格人士的入境次數。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早前船員及機組人員出現多宗確診,正正因為缺乏數字,「初時都唔知個數咁龐大」,強調政府有需要詳細記錄、定時公布,才能及時發出防疫警示。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爆發,港府2月起實施入境管制,惟豁免多類人士,入境後毋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資料圖片)

43類人士獲豁免強制檢疫 其中4類無統計人數

本港第三波疫情持續爆發,多位學者指出源頭乃獲豁免檢疫人士。翻查資料,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分別於今年2月、3月、5月及6月,陸續批准共43類人士豁免強制檢疫,包括33類由內地、澳門或台灣抵港的人士,以及10類由外國地區入境香港的人士。

《香港01》逐一向負責審批的政府部門查詢,接獲的申請數目、獲批人數及入境次數,入境時額外檢疫要求等資料,發現截至7月底共約4.6萬人獲批豁免資格(見下表)。不過當中四類人士由於部門無交代數字,因此實際人數成謎(見文末詳表)。

機師、空服員多人確診 運房局無交代同類豁免人數

這四類無統計的人士中,機組人員早前已有多宗確診。按規定,他們毋須事先申請及獲審批,入境時即獲豁免檢疫。負責的運輸及房屋局回覆時僅稱「民航處並沒有備存獲豁免的航機機組人員數字」,不過規定相同、亦曾出現多宗確診的船員類別,局方卻有交代人數。

至於另一類別「須處理有關跨境運作的政府機構及承辦商人員」,運房局解釋他們是高鐵西九龍站、以及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的工作人員,從事保安、清潔及維修,因此獲得豁免檢疫,但無交代人數。

43類獲豁免人士中,相關部門並無備存4類人士的數字,當中機組人員早前有多宗確診個案。(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負責的「漁船及收魚艇船員(包括內地過港漁工)」,亦毋須事前申請,署方回覆稱「如持有入境事務處發出的有效進入許可,即可獲豁免接受強制檢疫」,但同樣無交代人數。

政府人員豁免檢疫 審批程序、獲批人數均成謎

第四類無數字的豁免人士類別為「須履行與政府相關運作的政府人員」,港府今年2月實施強制檢疫起,這類人士一直獲豁免,而且是唯一無註明負責部門的類別。

《香港01》向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查詢,這類別的獲批人數及審批詳情。政府發言人指,「該類別人士的豁免身份及行程,受其公職人員身份及相關公務性質規管」,惟未交代細節。據了解,相關人員毋須事前申請,只需於過關時向衛生署人員證明身份,就自動獲豁免。

「須履行與政府相關運作的政府人員」獲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豁免強制檢疫,惟政府至今仍未公開此類別的獲批人數,及審批詳情。(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記者再向衞生署查詢,如何核實此類人士身份,署方未正面回應,僅稱「政府一向有機制核實入境人士的豁免身份及行程,是否符合該類別的資格,包括其公職人員身份及相關公務性質等」。

換言之,這類人士是否港府人員、來自甚麼部門、負責審批部門、審批準則,以及多少人已獲批准及相關人員的實際入境次數等資料,全部成謎。

4.6萬人獲豁免檢疫資格 跨境司機、船員佔約半

至於已獲豁免檢疫資格的4.6萬人當中,以由工業貿易署審批的「在內地從事生產作業的香港企業人員」類別佔最多,申請者需填報港企商業登記證及內地廠房所在地等資料。由5月4日開放申請至今有1.9萬人獲批,按每間港企最多兩人申請計,即至少9,500間港企獲批。

其次,貨船及客船船員,以及跨境貨車司機各佔逾一萬人。這兩個類別均曾有人入境香港後確診。負責的運輸及房屋局指,兩類人士均毋須事前申請,入境時即獲豁免檢疫資格,局方因此無審批數字,只概括交代該兩類人士各有逾一萬人獲豁免。

2月至今,約有一萬多名貨船及客船船員獲轄免檢疫。(資料圖片/梁子傑攝)

除上述三類,其餘人數較多的類別包括沙頭角居民,北區民政事務處指有2,900人;6月15日復課至7月17日學期完結期間,每日來港上課的中三至中五跨境學生,教育局指約有1,500人。在內地工作的建造業人員,按建築署等五部門指,共有406人。

此外,「為香港供應個人防護裝備、其原料或生產設備的公共機構及其伙伴、機構、公司或組織相關人員」類別,共635人獲衛生署批准豁免檢疫;該署負責的另一類別「為香港供應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服務的公司或組織相關人員」,就有109人獲批。

同屬外地來港 船員要陰性報告 機構人員不需

記者亦發現,43類獲豁免檢疫資格人士中,不同部門會加設額外的檢疫條件,例如食物及衞生局,以及教育局分別規定,港大深圳醫院僱用和授權人員、在內地及澳門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的港企代表,以及跨境學童,入境時須出示7天內,經認可機構陰性化驗結果報告。

跨境學童入境時須出示7天內,經認可機構陰性化驗結果報告。(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此外,因應多宗船員確診個案,乘飛機抵港的船員亦須提供在出發地的陰性化驗結果報告,並和機組人員一樣,抵港後需留深喉唾液樣本作病毒化驗。不過,同樣從外地抵港、屬於其他類別的人士,例如防護裝備、家居檢疫手環機構人員就毋須遵守額外的檢疫條件。

梁子超:豁免數字助評估風險 應詳細記錄、定時公布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以香港早前多宗船員及機組人員確診個案為例,指當時港府無公布獲豁免檢疫入境人士的人數,「初時都唔知個數咁龐大」,令追蹤源頭及防控工作受影響。

他強調,世界各地疫情不斷變化,如政府無詳細記錄各類豁免強制檢疫人士的數字,以及即時監察,專家亦難以及時察覺危機及漏洞,「我哋都要睇到數據,先評估到各個地方嘅風險,及早對社區提出警示。」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強調,政府應詳細記錄各類豁免強制檢疫人士的數字,以及作出定期公布,以便專家及時察覺危機及漏洞。(資料圖片/譚威權攝)

他認為,政府掌握出入境審批,多有電子化紀錄,因此應有能力定期公布數字,這些資訊對抗疫至關重要,「就算控制到本地傳播,如果外防做不好,病毒自然有機會再滲入社區,今次第三波正是由此引起。」

豁免人士被指爆疫源頭 政府先反駁後承認

港府早前公布,今年2月至7月22日,衛生署向入境的獲豁免人士發出逾29萬份醫學監察通知書,引起社會嘩然,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其後澄清29萬乃人次,而非人數,惟港府不曾公布獲批豁免檢疫資格的實際人數。

自7月起,香港出現第三波疫情,矛頭直指豁免檢疫措施有漏洞。港府7月19日發稿回應,反駁有關說法屬誤解,強調豁免檢疫有實際必要。

雖然政府曾發稿反駁,指豁免檢疫措施有漏洞,導致第三波疫情的說法屬誤解,但在多名學者及專家陸續公布其研究結果後,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於電台節目中改口。(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不過,多名學者及專家陸續公布研究結果,顯示疫情很可能源於獲豁免強制檢疫人士。食衞局局長陳肇始7月28日於電台節目中改口承認,第三波疫情源頭或來自獲豁免檢疫人士,又指得到了「專家的實證」,將嚴肅跟進,而港府其後才收緊部分豁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