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觀點】貨櫃屋作臨時住房 我們的社會有進步過嗎?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三隻小豬的故事耳熟能詳,卻也耐人尋味:大哥搭草屋、二哥蓋木屋、三弟建磚屋,最後只有三弟堅固的磚屋可以抵擋野狼的入侵。
施政報告提出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港興建「貨櫃屋」作過渡性房屋。政策是及時雨,也是三隻小豬的故事:貨櫃屋是草屋、木屋,還是磚屋?歸根究柢的問題,林鄭月娥還未處理。

「貨櫃屋」三字在你心目中是什麼樣子?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寮屋區鐵皮屋?還是籠屋或是膠囊旅館?在外國,貨櫃屋可以是這個樣子:

外國的貨櫃屋。(網上圖片)
+2

貨櫃屋作為過渡性房屋的政策是否可行?

截至2017年6月底,本港有27萬人申請公屋,當中,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為4.7年,政府在2016-17年至2020-21年度興建的70,700個公屋單位,可說是杯水車薪,單是供應予本港19.9萬的劏房戶也不足夠。因此,興建過渡性房屋可以暫緩公屋輪候冊的擠擁,由政府填補輪候公屋期間的租金成本,而新建的過渡性房屋也該以提升住戶的生活水平為基準,考慮這批預製組合屋的設施及配套。

在林鄭月娥公佈以預製組合屋紓緩本港的房屋需要時,社會反應兩極,不少政黨、非政府組織表示歡迎;民間卻有人以「合法劏房」、「鐵皮屋」形容新政策。無疑,貨櫃屋並非處理香港「土地問題」的終極良策,美其名只能解決臨時的住屋需要,就像中轉房屋一樣。然而不論是劏房、鐵皮屋,還是中轉房屋,皆被民間視為環境惡劣的次等房屋,因此,坊間普遍對貨櫃屋政策不以為然。

貨櫃屋相對於劏房、鐵皮屋和中轉屋,又有沒有進步?就選擇而言,社會其實是倒退的,社會中能置業的人不多,住臨時房屋的人目的都想要一個穩定的安居之所,蓋個一磚一瓦而不是一塊鐵皮或貨櫃,住中轉屋、貨櫃屋都是被迫選擇的節衷方案,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不應如此。不論是發展棕地,還是開拓鄉郊,過往政府在覓地建屋的時候都會引起不同持份者的反對;貨櫃屋的最大賣點——選址彈性、低成本、高建造效率,就成了現時的最佳解決方案。

說起貨櫃屋,你又有沒有想起寮屋區內的鐵皮屋?圖為以鐵皮屋、石屎屋混合搭建的薄扶林村。(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從貨櫃屋到貨櫃社區

今年九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現時政府擬試行先導計劃,設貨櫃屋予科學園員工、研究人員及港大學生作宿舍,先行計劃的對象皆以「個人」為單位。然而,貨櫃組合屋的最終目標為輪候公屋的「家庭」,因此政府在興建貨櫃屋的時候,要考慮貨櫃屋內的設施,如獨立的洗手間、廚房,還有活動空間的範圍,能與現時的公屋匹比,才能為現時的有需要住戶提升生活質素;這些都是現行中轉屋的不足之處,情況甚至比劏房戶還要差。若要將貨櫃發展成適合家庭居住的環境,除了屋內配套,也要考慮貨櫃屋的實用面積;按發展局「先行先試」計劃,科學園的斗室只會有180呎,未必適合一個香港標準家庭居住。政府可以參考海地的Servotel酒店的做法,酒店將不同的貨櫃合併,令房屋不受限於45呎(343平方呎)的貨櫃發展,變成足夠的空間供遊客居住,是生活質素的指標。

在香港,一般屋苑、屋邨用地密集,若要將貨櫃屋興建在現時的閒置土地上,將會零星散落在不同社區的角落。按本土研究社的資料顯示,現時香港不乏政府的閒置土地,當中包括地勢不平或面積細小的土地;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未被政府納入規劃的「吉地」,大都是位處社區的邊緣地帶,未有被政府充分利用,這些土地皆可以成為興建貨櫃屋的選址。在荷蘭的Keetwonen、英國的Ladtwell,貨櫃屋其實也是依附社區而建,居民可以享用鄰近社區的資源,而貨櫃屋本身也有足夠的空間連成一條村落,是一個完整社區,例如英國的貨櫃屋底層更有自己的店舖,像咖啡店、超級市場、文娛空地。

本土研究社的調查顯示,現時香港不乏閒置的政府土地,該社在地圖上標示出可供市民租用的政府空地。(網上截圖)

雖然政府現時擁有適量的空置土地設置貨櫃屋,不過在興建貨櫃屋的同時,政府在選址上也必須考慮住戶的日常需要,若貨櫃屋選址偏遠,有需要的住戶反而會選擇居住在市中心的劏房,既節省交通費,也省卻花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同時,貨櫃屋另一個「趕客」的原因是租金問題;今年九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科學園「創意斗室」的月租為8,000至10,000元,若及後的過渡性貨櫃屋也按此基準計算,租金已花去劏房戶月入中位數12,500元的八成的收入,不合符過渡性房屋的原則。

事實上,流動房屋在美國並不罕見,美國2013年的人口普查顥示,全國有6.4%的人口居住在流動車上,聚集在流動車公園形成一個社區。不過,住在流動車公園會被美國人標籤為低收入戶,如果是白人,更會被嘲弄為「拖車垃圾」(trailer trash),給這群沒有固定居所的族群蓋上烙印。在以視買樓作為成功指標的香港,將貨櫃屋置放在社區,要如何避免有相似的情況出現?一方面政府可以着手改善貨櫃屋的外觀,同時可以借鑑英國布萊頓(Brighton)的做法,為失業人士提供在職培訓,讓居住在臨時房屋的人自力更新,改善社會整體觀感。港府必須留意,貨櫃屋只是暫緩措施,不能徹底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降低土地成本、加快興建公屋才能讓市民在這個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貴樓市」的城市有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