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線】兒童貧窮率有增無減 政府愈扶愈貧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扶貧委員會在本周一(19日)發表《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去年全港貧窮人口達137.7萬,貧窮率達20.1%,創九年新高。政府坐擁萬億儲備,仍然五個港人一個窮,實屬諷刺。更甚者,兒童貧窮率經政策介入後仍然按年上升5,300人,足證現有的兒童及家庭扶貧措施軟弱無力。社會怨氣已屆水深火熱,委員會主席張建宗堅稱貧窮情況依然「平穩」,顯然是文過飾非。要終結貧窮,尤其是跨代貧窮,政府必須針對家庭成員增加津貼、托管服務和簡化申請福利程序。此外,現時貧窮線只以收入計算,不夠全面,政府須訂立基本生活保障線,確保基層有足夠入息應付開支。

扶貧委員會公布的報告指出,去年全港貧窮人口達137.7萬,數字是過去9年以來最高。(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六個兒童有一個貧窮 現有扶貧政策現漏洞

在2017年的貧窮報告,公眾的焦點落在兒童。跨代貧窮影響兒童甚深,父母的社經條件限制他們身心成長,政府應及早支援他們,助他們獲得平等發展機會。政府聲稱推動一系列措施幫助兒童脫貧,例如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書簿和學費減免等,但仍無阻數字上升。在政策恆常現金介入後,該年十八歲以下兒童的貧窮人口較2016年上升5,300人,達17.7萬人,貧窮率上升0.3%,達17.5%。

政府解釋,新增的貧窮兒童部分來自大家庭,家庭只有一名成員在職,該成員多從事較低技術工作。住戶大多與長者同住,家庭負擔尤其沉重。因此,即使家庭收入增長,幅度也落後於整體,這批兒童因而跌進貧窮網。

當大家庭面對困境,政府繼續建議增加幼兒照顧服務,以及鼓勵住戶申請低津(現稱在職家庭津貼),只能說聊勝於無。托管服務有助婦女外出工作,但名額長期供不應求,而低津未能針對大家庭的特質,難言治本。

報告也未有為與家人同住的長者提供適切援助。雖然報告顯示長者貧窮率下降,但不代表大家庭的長者也能受惠。由於綜援以家庭為申領單位,若果長者與家人同住,而家庭不符合申領資格,長者不則能領取金額較高的長者綜援,只能申請金額較低的長者生活津貼,生活要依賴在職成員的薪金,變相攤薄了兒童的份額。

政府要在金錢上額外支援這批兒童,既須針對他們需要,也須檢視整個住戶的需要。可行做法有三:繼續增加職津的子女津貼額,容許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申領綜援,或者再增加長生津的金額。在金錢支援之上,配以托管服務,進一步舒緩在職家庭的生活壓力。

張建宗(左)和羅致光(右)在記者會上,多次解釋貧窮線數字的局限。(羅君豪攝)

貧窮線「離地」 亟需修正

另一方面,扶貧委員會鮮有吸納民間意見,沿用住戶收入中位數來界定貧窮人口,亦備受爭議。貧窮線的一大爭拗重點,是一人及二人住戶的貧窮線。根據官方貧窮線,現時一人住戶收入低於4,000元才算是貧窮,二人住戶則為9,800元。香港物價之高,馳名世界,一人月入四千元,二人月入萬元,生活捉襟見肘,不足應付日常生活開支,貧窮線明顯脫離現實。

其實,早有團體推出按生活成本而計算的貧窮線,值得政府參詳。樂施會在2013/14年間展開基本生活開支研究,推算一人長者的基本生活開支為4,613元,成人為7,344元,遠比今天的貧窮線高。樂施會建議,若收入低於開支線,政府就須補足差額,從而幫助基層脫貧,另有提議把相對貧窮的百分比上升至六成。與樂施會的「基本生活開支線」或改良版相對貧窮線相較,政府的貧窮線顯然不能反映現實。政府應改良貧窮線,讓其發揮最大效用。

政府自2013年發布官方貧窮報告,官方和民間滿心期望貧窮線能夠成為扶貧、滅貧指標。幾年過去,人口老年化加上住戶數目增加,致貧窮率趨升。即便政府不斷增加公共服務開支,特別是長者生活津貼等長者福利,試圖減低貧窮人口,但扶貧力度仍未盡力,貧窮率一直維持在20%左右,非公眾所接受。貧窮不是一堆數字,是百萬基層活生生的經歷,政府不應對此視若無睹,而是訂立減低貧窮率的績效指標,讓市民得以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