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死亡無人問津 埃及人還對革命存有幻想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曾為一國總統,按常理,其死訊應是國內頭號大事。不過,現實上除了國際社會對在囚的埃及前總統穆爾西(Mohamed Morsi)的離世表示疑惑,並公開呼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埃及舉國上下卻對前總統猝死在獄中的消息冷以待之,這是反映發動政變上台的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已滿足了民眾的需求,還是他們已對政治不再抱有希望?

埃及前總統穆爾西:統治埃及長達30年的獨裁總統穆巴拉克在2011年的示威浪潮中下台,屬於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接替他上台執政。(Getty Images)

據當地私營網媒Mada Masr報道,穆爾西的死訊除了見於Al-Masry Al-Youm的頭版外,大多傳媒都在後頁以同樣短短的段落處理。難道民眾不懷念他們首位民選總統嗎?

要了解為何民眾看似已遺忘穆爾西,須由阿拉伯之春的肇因說起。當年埃及民眾甘願冒着被鎮壓的危險,走上街頭,不單是簡單地追求民主選舉,而是希望藉着民主選舉,改善社會問題。奈何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被推翻後,民眾的生活質素卻不升反跌,使有軍方背景的現任總統塞西,能夾着民怨廢黜穆爾西。而他接連推行的經濟政策,從經濟數據上反映亦扭轉了前朝的施政失妥。

埃及前總統穆爾西:穆爾西下葬的地方外有警察駐守。(路透社)

不過,回望這波民主運動的起因,其訴求不單追求民主、自由等空泛理念,更是出於「肚子的考量」。2008年革命前夕,《經濟學人》曾指出埃及「今天有44%埃及國民被介定為貧窮或極端貧困,而全國大約有260萬人的收入連基本糧食的需求也不能滿足,更不用說其他開支⋯⋯」。

換句話,阿拉伯之春的本質有如1977年的「麵包動亂」——當年埃及為換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援助,終止國家對基本糧食的補貼,惹怒大批民眾,逼使當局派遣軍隊鎮壓及重設補貼才能平息。從迫切性而言,經濟問題才是民眾切身感受到的不公之處和直接導致這場民主化運動的肇因。

埃及前總統穆爾西:穆爾西2012年1月成為埃及首名民選總統。(美聯社)

不過,塞西上台後,埃及近年的經濟雖說較前朝管治時甚有改善,惟此亦難言可長治久安。2016年,塞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協議,推行的經濟自由化改革以換取貸款。他不但取消了大部分補貼,也引入新稅收和貨幣自由化。此舉雖然短期內可刺激出口,提升外匯儲備一解燃眉之急,但長遠而言亦會埋下新的火藥引。

問題是,現時埃及看似良好的經濟勢頭,其實是靠着透支未來支撐。如同世界銀行一份報告指出,「埃及現有60%貧窮人口或處於弱勢」,根本和革命前差別不大。再者,自接受IMF的融資條件後,埃及的外債比率急增,單是現時政府的預算中,已有38%支出用於利息;若連同分期還款,其支出更高達58%。試問當局又會剩下多少預算,可供用於教育、社會保障、醫療等公共開支,來解決該地八年前暴發革命的底因?

反對者不滿穆爾西的反世俗主義,施政失敗無法改善經濟狀況。然而誰也沒想到2013年的政變會以大型的血腥鎮壓暴力收場。(Getty Images)

歸根究底,當日引爆革命的社會問題,實非單靠民主選舉即可解決。這樣說,非要否定民主選舉的重要性和功能,反是要點出改革的難度。自沙達特(Anwar Sadat)在70年代初讓軍方控制經濟,而軍方的角色已由本身的「造王者」,逐步轉化成「企業家」,掌控經濟半壁江山,令裙帶官僚主義和貧污滲進到民眾生活每個角落,故要撼動這個「政治+經濟+軍事」的龐然大物,解決社會的貧富不均,可算比登天更難的任務。結果,觀乎多年被民意推選出來的總統,要不是就和軍方同流合污,就是得不到軍方的合作。這個兩難的局面,或許就是對政治民眾產生出哀莫大於心死的因由。因為他們終於明白選票是不能把軍方趕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