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停駛釀混亂 交通應變要及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隨修例衝突升溫,港鐵多個車站在過去數天受到嚴重破壞,導致連日來服務幾乎癱瘓,上周五(4日)晚更首度宣布全線停駛,大批市民頓然驚惶失惜,甚至困於歸家途中。港鐵作為本港最大的公眾運輸服務供應者,幾乎主宰着不少市民的交通選擇,故當其服務受阻,市民生活自然大受影響。隨暴力示威者的破壞愈加放肆,港鐵須做好應急管理,特別是提供接駁甚至替代的交通服務。港鐵及其大股東政府均應汲取經驗,保障市民在需要時有車可乘。

港鐵停駛 影響甚大

上周五政府宣布即將藉《緊急法》通過《禁蒙面法》,晚上各區隨即出現衝突。港鐵觀塘站率先於晚上7時50分宣布暫時關閉,其後多個車站、甚至部分路線亦相繼宣布暫停服務;直至晚上10時半左右,港鐵表示因大量車站受破壞及縱火,在顧及乘客及員工安全下,決定全線暫停服務,當中亦包括港鐵巴士服務。

政府上周五(4日)宣佈透過《緊急法》實施《禁蒙面法》,翌日(5日)凌晨起生效,當晚即激起多區示威浪潮,港鐵因車站受破壞而全線停駛。(資料圖片 / 高仲明攝)

港鐵鐵路服務覆蓋全港,是不少市民起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故鐵路服務突然中斷自然教市民大失預算。而對那些須長距離通勤回家的市民來說,他們可使用的交通選擇本已寥寥可數,港鐵暫停服務對他們的影響必然更大。更甚者,港鐵全線服務突然暫停,未能及時在此前登車的市民固然受災,但即使是趕上「尾班車」乘客的遭遇亦不好得多,當晚列車服務突然煞停,不少乘客被迫在目的地以外的車站下車,或許他們歸家路程已為大減,但事實上當晚各區衝突連連,他們亦不易找到接駁交通回家。

暴力示威者破壞港鐵,固然要負上最大責任,但港鐵的應急管理拙劣,並無在剎停服務後盡力為受影響乘客舒困,卻應檢討。以國慶日西鐵線服務為例,當日屯門區爆發衝突,港鐵宣布封閉屯門站,並以兆康站為西鐵線新界方向的終點站,同時亦暫停來往屯門、天水圍及元朗等區的輕鐵路線;在傍晚時分,港鐵宣布因屯門區衝突升級,突將終點站改為天水圍,大批以屯門區為目的地的乘客被迫下車,卻因輕鐵服務受阻關係,難以藉此前往屯門,變相受困圍城。據悉,當時大批市民與車站職員理論,要求提供接駁巴士助受困市民前往屯門,惟車站職員不但無言而對,更反建議受影響乘客坐「回頭車」,前往元朗、甚至南昌等站轉乘巴士,其應變安排叫人哭笑不得。

當暴力示威者襲擊港鐵站時,港鐵當然有需要因應情況急停服務,但它作為公共交通營運商,甚至是本港最大的公共交通供應者,實有義務照顧受影響的乘客,如加開接駁巴士接載「滯留」顧客。至上周五晚上般交通混亂,須煞停的不獨是鐵路服務,諸如巴士般的陸路交通一樣嚴重受阻,但港鐵仍有責任照顧已登車乘客的需要,盡量安排接駁巴士完成餘下路程。原地疏散乘客,也會令部分人有家歸不得。

連日來港鐵成為示威者攻擊目標,港鐵宣布多個車站停止運作。(資料圖片)

鐵路主導 責任重大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港鐵背後大股東——政府——之責任。一方面,政府應及早評估形勢,與鐵路、巴士等交通營運商及早商討對策,就不同可能之情況制訂應變機制。另一方面,政府亦應檢討香港的交通規劃,不應在單一交通工具因事或意外停駛時,令市民完全無法出入。再以新界西北地區為例,屯門、元朗及天水圍三區向來緊密相連,居民多於屯元天內跨區活動,而三區內、外的交通幾乎由港鐵的鐵路及巴士服務壟斷。換言之,當港鐵服務嚴重受阻,甚至缺席,三區交通大受打擊,居民可謂寸步難行。

港鐵上星期六(10月5日)全線暫停服務,只有限度提供港鐵巴士。須知道,屯元天三區交通對內均以輕鐵主導,對外則依賴西鐵,再輔以輕鐵及巴士服務市民。以屯門為例,在沒有輕鐵的情況下,市民如要在區內移動,須依賴九巴、小巴甚至步行。但多數巴士乃長途路線,比如居民要從屯門碼頭前往屯門市中心,原來為短短數個輕鐵站的車程,市民卻須選乘前往九龍東的259D線九巴,其車資為輕鐵的近三倍。屯門居民若要前往元朗、天水圍,更是充滿難度。舉例說,如屯門居民要往來天水圍,或許只能選乘九巴53號,惟此路線不但以路程長、車站多為人詬病,更只能到達天水圍南,如市民要前往天水圍北,便須轉乘其他路線。

網民列出沒有港鐵下屯元天的可行交通選擇(屯們誌facebook截圖)

此等情況顯示,港鐵服務受阻持續至今,未能適時調配資源,助市民渡過難關,對市民造成重大影響。其實港鐵作為部分地區最重要的交通供應商,在應急情況下應考慮加開接駁巴士,或將港鐵巴士暫時改道以照顧三區市民。而政府在交通規劃上應維持多元,方能分散因個別交通服務受阻而造成的影響;在應緊情況下亦要積極調配資源,以服務市民為最大前提。

當然,香港的鐵路發展有既定的歷史脈絡,以鐵路主導的交通模式可謂鐵定的事實。但以港鐵作為本港鐵路網路的營運商,其責任便更加重大,應盡量提供穩定、具質素的交通服務。當暴力示威者不惜「攬炒」破壞港鐵車站和設施,港鐵管理層及政府便須更積極履行責任,彈性應對。面對港鐵近年醜聞不絕,政府亦應積極考慮回購港鐵,改善港鐵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