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畢業生獲銀彈資助 人文書生百無一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創新科技署周三(7月1日)整合兩個計劃成「研究人才庫」,吸引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學位持有人申請資助,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人才分別每月最高津貼額為18,000、21,000及32,000元,無疑有助推動香港科研發展。但看見這些銀彈政策,人文學科生又是否只能望門興嘆?

不可否認,文科在這個社會不管是在獲得資助又或是報讀人數上都仍處於劣勢。在香港,人文學科的報名人數目前只佔總報名人數約一成,而近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人文學科的選修與報考人數亦持續萎縮。美國文理科學院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2015年人文學科的畢業生較三年前減少了接近一成。

然而,文科無用論近來愈發受到反思。比如美國黑人平權運動讓人意識到,人文訓練將是社會更文明完善的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老生常談的人文學科提供了另一種觀察問題的方式,人文學科也較能培養批評思考、邏輯表達、社會文化理解等,愈來愈多的理工科人士亦從行業的具體發展中注意到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名牌大學推廣人文學科

再者,愈來愈多的科技公司開始認識到,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除了比拼技術外,對用戶的需求、行為和情緒等深入了解,從而設計出從用戶角度出發的優良產品和服務亦是致勝關鍵。故此,扭轉人文學科的弱勢處境,其實成為了新的努力方向。比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等最近提出「SHAPE」的概念,即社會科學( social sciences)、人文(humanities) 、人文藝術( the arts for people )及經濟(economy)。LSE表示,自2001年STEM在歐美被廣泛用作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四類學科的統稱後,這種統稱強化了這類科目作為核心基礎科目的印象,令其它科目逐漸被弱化。因此,他們希望借「SHAPE」作為核心,挑戰學術界的狹隘,為文科贏得更受認同的公眾地位,並推動兩者研究經費津補的平等。

然而與社會觀念相輔相成的,是文科前景不明朗的社會現實。香港人才管理協會及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發佈了《2018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告》,顯示從行業分佈來看,不論學歷高低,資訊科技和工程行業,起薪都較其他行業要高,而薪酬最低的是文科和人文科學科,平均月入16667元。這種現象不僅存在與香港,內地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畢業生薪酬排行榜顯示,薪酬排名前20的專業有17個屬於理工科。而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社會學者Kim Weeden總結了全美的教育數據表明,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學生將來的年平均收入會比人文專業出身的學生高2.5萬美元。可見,全世界的人文學科畢業生都面臨「揸兜」窘境。

雖然理想中,不應用畢業生薪酬評價一個學科的價值,但社會現實往往左右個體選科決定。比如2015年一項美國調查發現,學生父母的收入水平確實與學生所就讀的專業有關聯,即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傾向選擇歷史、文學、表演等文科專業,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出於就業回報等考慮,則更多選擇實用性更強的計算機、物理等理工科專業。因此在這方面,政府可以考慮加強對人文學科的投入,創造更好地前景,提高人文學科的修讀率。比如,政府對人文學科研究經費的投入提高,又或是對相關產業進行補助,以讓有志於在這方面發展的學生不會因生活現實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