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欲連任三屆 視美國憲法如無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競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特朗普日前出席內華達州的競選活動,竟稱欲一旦當選或會尋求第三度連任。由於《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訂明,總統最多只可擔任兩屆,特朗普的言論明顯與憲法相悖。儘管其可尋求國會修憲廢除連任限期,然而美國實行三權分立、互相制衡,修憲門檻極高,特朗普要搖動國本提出修憲,談何容易。戰後美國國會提出任期限期,亦是提防有暴君出現,將國家推向專制獨裁。如今特朗普口出狂言,自然惹來外界指其有獨裁傾向,危害美國的民主傳統及體制。

事實上1776年美國獨立之初,亦險些走進了歷史的另一道軌跡。華盛頓作為革命英雄於戰場上屢立戰功,為全國人民所愛戴,當時便有漢彌爾頓等進言建議華盛頓稱帝。不過受啟蒙思想薰陶的華盛頓及開國先賢,皆堅持實行共和制。當時世界各國大多實行世襲君主制,但即便是以血親關係作為繼承道統,但古今中外因權力繼承一事而產生衝突亦多不勝數,如宋太祖燭影斧聲、康熙年間九王奪嫡,西方亦有西班牙、奧地利等王位繼承戰。至於美國,華盛頓連任兩屆後,本以其威望可以再一直延任下去,但華盛頓毅然放棄榮華利祿辭官歸隱,亦開創出首次的和平的權力繼承,兩任限期亦自此成美國的傳統。

繼任華盛頓者,為同為開國先賢的亞當斯是也。而亞當斯更任一屆,便為同為革命元勳後卻反目成仇的傑佛遜。然而縱使在競選中勢成水火,亞當斯於大選後卻承認落敗,並虛心讓出總統之位,促成美國第二次的權力輪替,為美式民主垂範。此後美國的政治體制引起托克維爾等外國人慕名來訪,19世紀革命浪潮更令共和政體如雨後春筍,漸成為國際主流。而美國的兩任限期傳統一直到羅斯福挾經濟大蕭條國人急欲求變之心,以新政藍圖入主白宮,又因外有二戰戰事,而連任四屆共當12年總統。不過羅斯福身後美國國會亦意識到總統任期無限制的危險,於1951年通過憲法第22修正案,為兩任限期立法。

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網上圖片)

特朗普怕輸大選?

美國的兩任限期傳統及法律的影響,亦因美國近百年的全球影響力,而見諸世界各國的政制。中華民國1947年立憲之初,第47條亦訂明總統任期限制為兩屆。然而蔣中正於1960年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名凌駕憲法,謀求三度連任總統,惹來雷震、李萬居、郭雨新、高玉樹等在台知識份子聯署反對,批評其逆民主潮流,開歷史倒車。以當時威權主義白色恐怖下,雷震不畏強權直斥其非,更因此被軍事法庭以煽動叛亂罪判囚十年,卻彰顯了中國知識份子的錚錚風骨。除了台灣以外,香港《基本法》草擬之時亦加入第46條,訂明行政長官只可連任一次。

美國在羅斯福之後,雖出現總統權力繼承的轉折,如甘迺迪被刺後副總統詹森於空軍一號臨危受命宣誓就任,以及尼克遜因爆出水門事件面臨彈劾而辭職,由副總統福特接任,但仍是和平轉接,平穩過渡。2000年小布殊及戈爾於佛羅里達州票差甚近需要重新點票,令總統大選遲遲未有結果。最終由最高法院一敲定音,以五比四之差裁定布殊勝選。最高法院的裁決雖然惹來極大爭議,但布殊、戈爾兩人都尊重法庭裁決,最終化解一場紛爭。不過本屆大選離二十年前又是另一番光景,美國政治日趨兩極之下,拜登陣營及特朗普皆曾聲稱未必會接受選舉結果,令選舉結果觸發政治危機的風險大為提升。

特朗普指大力散佈郵寄投票會滋生舞弊的言論,意圖削弱選舉的認受性,又拒絕承諾自己會承認選舉結果,欲造成其支持者及對方的對立緊張氣氛,明顯為民粹煽動家的慣常技倆。加之其近日提出要連任三屆,更加與美國開國以來的政治傳統相悖,亦令外界擔憂其走向威權主義的傾向。然而綜觀世界各地,凡欲取消連任限期,搞終身執政的都沒有好下場,台灣的蔣氏政權早已遠去,埃及穆巴拉克、利比亞卡達菲亦遭推翻,而白羅斯反盧卡申科的民主浪潮亦未有止息。特朗普若果真要開歷史倒車,將會受美國人民的唾棄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