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財政穩健才是發債的好時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府公布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後,政府以財赤金額龐大為由,表明已在有限空間盡力為民紓困。儘管連同前兩輪措施的開支,本港的財政儲備已降回SARS時期的水平,但措施的力度和針對性屬杯水車薪。政府不僅不應在紓困開支節流,反而更應把握現有本錢,發債開源,應付疫情和發展所須。

連同早前推出的防疫抗疫基金,港府在2020至21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已增加至逾3,000億元,規模之大前所未見。雖然第三波疫情漸見穩定,但經濟下行的餘波尚未盡見,不少人欲見政府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能精準扶助弱勢,惟政府上周公布的紓困措施的力度,不但遠遜前兩輪,針對性亦略嫌不足。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周日(20日)在網誌解釋,本港一方面可能在冬季迎來第四波疫情,另一方面國際形勢亦充滿不確定性,故政府「需要審慎理財,避免財政儲備急速萎縮」。惟全球疫情反覆、疫苗難以在短期普及化等原因,皆使全面重啟經濟活動遙遠無期,故港府在多個行業的失業率仍在惡化時勒緊褲頭,大談審慎理財,不僅只是容讓經濟危機惡化,同時亦忽略本港公共財政的穩健度。

鍾國斌稱,現時財政儲備只有8000億元,再花費6000億推行明日大嶼計劃有難度,但強調土地供應問題仍需要解決。(資料圖片)

財政仍穩健 舉債非不可

縱然政府以保守態度看待財赤自有其考慮,但近日亦有人提出當局可考慮發債開源,以應對未來的發展開支。例如,自由黨黨魁鍾國斌上周接受訪問時建議,政府可借發債減輕「明日大嶼」的負擔;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亦表示,當局可參考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做法,為「明日大嶼」計劃融資。

「明日大嶼」的選址不便,未必適合成為本港新商業中心,而且社會的支持聲音有限,政府此刻強推實不明智。但發債的建議在原則上並非不可取。政府除了要滿足本港對住宅和商業用地的殷切需求,亦要積極面對經濟結構的轉型。即使港府的財政儲備豐厚,但政府若有意投資未來,亦不妨取於未來,把握時機及早改革。

港府素來不像歐美國家般,以發債抵消沉重的公共開支,但在疫情危機中考慮發債,時機上亦未尚不可。首先,目前本港庫房仍有約8千億儲備,以人均來算遠優新加坡和歐美等地,而本港的國際信用評級,亦因債務極少而處於穩健水平,發債的利息成本絕不昂貴;其次則是國際游資充裕,按本港政府的信用評級,不難吸引國際投資者問津;最後,由於經濟下行亦未見底,多個行業的失業率仍在上升,若政府以發債的部分資金,支付未來一筆過的紓困開支,既可回應坊間的訴求,減少經濟危機發酵的機會,亦能避免庫房水位持續下降,值得政府認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