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任命三大法官刷紀錄 特朗普力求討好福音派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大選尚餘不及一星期,特朗普趕及在下月初投票日前為其支持者獻上一份大禮,正式委任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確立保守派的六比三優勢。特朗普上台僅三年多,卻已先後委任戈薩奇(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巴雷特三名大法官,為列根當政八年以來最多。特朗普四年任三法官,亦成為其爭取基督教右派及保守派的最大政績,究竟會否在此數日間力挽其落後的劣勢?

特朗普政府在選舉進入最後階段時,在外交上亦動作頻頻。其最大盟友以色列於上周正式宣佈與蘇丹建交,為阿聯酋及巴林後第三個於本年度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與阿聯酋或巴林兩個一直與以色列保持非正式關係,以蘇兩國僅在本年初破冰,便如此迅速建立外交關係,對於特朗普來說自然是一大收穫。而特朗普年前冒天下之大不韙,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亦創下前朝歷任總統都辦不成的創舉,亦大振國內福音派及基要派的民心。

國務卿蓬佩奧亦不見於競選集會,而是多個月來繁繁出訪。繼其於月前先後出訪英國、丹麥以及捷克、斯洛文尼亞、奧地利、波蘭中歐四國,成功游說英國首相約翰遜在5G建設中棄用華為技術,又成功令波蘭公佈禁止通訊營運商採購高風險供應商產品後,月初又再出訪南歐希臘、意大利、梵蒂岡、克羅地亞四國,及後意國政府亦宣佈否決華為參與建設當地5G網絡,亦被視為特朗普在美中科技競賽的一小勝仗,趕及在換屆前加強制華圍堵。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右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左二)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左一)合影后與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右一)照片機會之前,他們的會議期間在海德拉巴家裡在新德里,印度,2020年10月27日。 REUTERS/Adnan Abidi/Pool

從的貿易戰到堵華外交

蓬佩奧亦馬不停蹄,直接從歐洲飛往日本拜訪新任日本首相菅義偉,並出席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加快建構針對北京的「亞洲小北約」戰略。及後蓬佩奧再轉往南亞出訪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印尼四國,並於新德里與印方簽署防務協議,分享機密衛星和傳感器數據,又嘗試將已倒向北京多時的斯里蘭卡、馬爾代夫拉回到西方陣營。蓬佩奧選舉前夕的行程處處針對北京,雖然此中美博弈鮮有引起國內輿論關注,卻為兩黨鬥打中國牌的體現。

特朗普在上台之初對華發動貿易戰,雖然未如其所期望般迫使北京妥協,卻掀起了中美全面對立的序幕。從特朗普的貿易戰到蓬佩奧的堵華外交,可見其對北京處處狠招明顯為動真格。相反拜登明言一旦上台將全面取消關稅,其外交智囊大腦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更明言與中國脫鉤不設實際。而布林肯離開白宮時亦曾創立顧問公司西廂執行顧問團,為客戶「制定開拓中國市場的戰略」,難免令人懷疑其在華的巨大商業利益會否成為其制定外交政策的軟肋。

另外不少被外界視為拜登內閣成員人選,如財長大熱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本來便是一名親中派,在克林頓政府任職時負責中國加入世貿的政策,為美國投行高盛爭取進入中國市場,又在奧巴馬政府供職期間力拒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拜登在競選期間雖對北京毫不客氣,但其內閣名單中的布林肯、布蘭納德,加上史密斯(Julie Smith)、蘇利文(Jake Sullivan)等鴿派亦令人懷疑其一旦上台會否重回奧巴馬時期的光說不練,重返克林頓時期的交往政策。

2012年2月14日,白宮橢圓辦公室,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進行雙邊會晤。會議室外,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斯珀林與美國務卿希拉里交談,旁邊是美駐華大使駱家輝,駱家輝身後是美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身後的則是美財政部副部長是布蘭納德。圖片來源:白宮

特朗普內政一事無成

特朗普陣營中的朱利亞尼、班農等在競選後期黑材料盡出,主要針對拜登之子亨特在烏在華的生意瓜葛。雖然在主流媒體及社交媒體的重重保護之下,亨特醜聞在主流輿論中泛不起一點漣漪,不過特朗普民調自此卻有穩步回升的態勢。加上其僅於三年多以來兌現了退出《巴黎協定》、伊朗核協議、從阿富汗撤軍的競選承諾,又創下撃殺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兩度與金正恩舉行破冰會、組織堵華包圍網等外交政績,對於國內鷹派支持者來說可謂碩果累累。

不過特朗普最大問題始終為國民最關注的內政問題,選前多項民調顯示其經濟政策本來一直較拜登能取得國民信任。特朗普上任之初便撕毀克林頓簽下,被視為打擊美國製造業工人甚鉅的《北美自貿協定》,並重新談判並達成《美墨加協議》,兌現了其對中西部基層勞工的競選承諾,又已修建其競選承諾中美墨圍牆的大多部份。其又在首三年共創造660萬個新職位,增長率達4.4%,美國股市升幅亦屢創歷史新高,在如此造好的經濟下連任機會本來水漲船高。

然而一場全球大疫卻將經濟繁榮的盛況消失於無形之間,而特朗普先是否認及後淡化,最後更染病更令選情出現戲劇性變化。在民眾在擔心自身健康及性命之際,特朗普未有發揮全民團結同心抗疫的領袖風範,反而其喜衝突愛辯駁的性格令國內分化更加尖銳,因警暴而掀起的全國民權示威,特朗普的火上加油也令局勢久未降溫。特朗普短短三年多期間在法院、外交、貿易、邊境、經濟等或許可自詡超額完成其競選政綱,但最終單是其淡化疫情且冥頑不靈卻足以令其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