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票價明減實加 可加可減機制離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鐵「歷史性」按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下調今年6月至明年5月票價1.7%,並在今年餘下時間提供5%八達通車費折扣。然而,由於港鐵終止去年因應疫情而推出的八折優惠,意味市民需要支付的車費變相自4月起高逾18%。如此現象反映企業未能體現與民共度難關,票價機制本身亦脫離現實,必須檢討。

以往市民乘搭港鐵享八折優惠,以天水圍往紅磡站為例實際車資為17.8元,但4月起只剩九五折優惠,實際車資約為21.1元,較現時昂貴3.3元。再者,即使可加可減機制今次「歷史性」減價,但其實這只因為去年底通縮加上運輸業員工減薪。實際上票價機制並不健全,甚至可謂缺失重重。

根據可加可減機制,港鐵需減價1.7%。(盧翊銘攝)

減幅過少 架床疊屋

首先,機制方程式本身着重反映宏觀經濟狀況,行業工資變化以及生產力因素,但輕視市民總體負擔能力。機制後來引入家庭月入中位數變化這因素以限制加幅,但這方法只在通脹時有效,在通縮時沒用。如果硬要說其在通縮時的用處,就是諷刺機制減幅何其「溫和」:去年底相比在前年底的減幅達7.19%。即是說,在經濟不景時,普遍家庭的港鐵票價開支佔收入比重反而增加。

第二,機制已被多次扭曲。機制自兩鐵合併不久便被批容許加幅過大,政府和港鐵多次修改計算方法,又推出五花八門的優惠、折扣和延後加幅措施,嘗試平息加價惹起的民憤。當然,遇上諸如疫情的突發事件,港鐵在方程式外推出額外折扣可以理解,但即使在經濟穩定之時,機制亦屢屢被任意改動以避免一時加價,但這無疑反映機制本身有問題。例如在2017年,方程式原本得出1.65%加幅,港鐵臨時壓低加幅至1.49%,剛好低於啟動加價門檻的1.5%,中止連續八年加價,加幅累積至翌年實施。

2020年底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為-0.7%,同期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為-1.5%。根據票價調整機制方程式,以及港鐵公司每年提供的0.6%特別調減,2021/22年度票價調整幅度應為-1.7%。(港鐵新聞稿截圖)

港鐵攤分時間消化加幅本來是好事,但遇上經濟反覆之時,此方法就令機制變得複雜。今年本來要追加1.58%,也因為疫情而再推後實施。萬一今年底通脹重臨但家庭收入加幅追不上,車費加價再被封頂,延後加價就變得沒完沒了,市民理解加價訊息就變得混亂。

與其修補 不如徹底檢討機制

另一方面,港鐵鼓勵乘客多買月票套票,其商務總監舉例,用月票來往天水圍和紅磡,加上政府交通津貼,每程實際繳付車資為八元,為正價22.3元不足四成。然而,優惠一來並非人人受惠,二來受惠程度言過其實。管理層的假設是每月有30日來回兩點,而且未計月票覆蓋範圍以外的車費,相信只有少數長途乘客會每天只挑港鐵定點出行。

港鐵的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一直被批為「只加不減」。(資料圖片)

可加可減機制是政府和港鐵共同設計,故此雙方均有責任。與其在方程式以外修修補補,港鐵不如與運房局徹底檢討可加可減機制,在保留其公開透明的計算過程之餘,機制結果更緊貼社會近況,兼能起穩定物價之效,例如方程式不能包含通脹,評估員工開支時應參照運輸業實質工資指數,避免加價與通脹互相攀比。另外,過往幾年商業和物業業務利潤高,票價加幅應愈少。長遠來說,要解決車費爭議,根本方法還是要政府回購港鐵,再按車務成本和市民負擔能力釐定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