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物價升不斷 政府保民生所託非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消費者委員會周四(15日)公布「2020年度超市價格調查」,指出在百佳、惠康兩大連鎖超市的230項貨品中,有六成半升幅高於整體通脹,而罐頭食品的升幅更是冠絕所有調查產品,最高一款甚至高達32.7%。兩大超市去年參與政府的「保就業」計劃,承諾回饋一定政府補貼給予顧客。然而今次調查反映普遍市民難以享受回饋,相反還要承受疫下加價,而政府也難以監察派發效果。當局實應汲取教訓,不能夠再依賴企業轉發生活補助,並且應該多想辦法平抑物價、減輕市民開支。

消委會調查本港2間大型連鎖超市共230項貨品的總平均售價,發現在經濟低迷下,仍較2019年上升1.9%。(消委會提供)

根據消委會的調查,去年兩大超市230項貨品的總平均售價較去年上升1.9%,高於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0.3%,近六成半貨品升幅比整體通脹為高。消委會呼籲超市集團應擔起更大社會責任,要與市民共度時艱,避免調高必需品的價格。當然,疫下產品供應不穩,來貨、人手開支難免會較以往增加,但是超市企業規模龐大、根底雄厚,又是疫下少數受惠行業,加上它們答應把至少半數第二期「保就業」補貼額回饋市民,市民自然預期主流貨品價格能夠下調。

市民未能感受超市回饋

不過,兩大超市的回應卻反映它們在這方面未有盡力。百佳回應稱集團已經推出不同優惠和盡量承擔部分上漲成本,惠康則強調其自家品牌價格較其他品牌便宜約兩成,又保證逾300款必需品價格自去年9月起一年不加價。此外,兩大超市都表示有以抽獎和派發優惠券等形式回饋「保就業」補貼。

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安排都不一定能讓所有超市消費者獲益。例如惠康減價貨品主要集中自家品牌,並非全屬顧客常購貨品;至於像百佳那樣透過抽獎讓市民要憑彩數才能受惠,更可說是浪費公帑。就算是分配相對稍為合理的發放優惠券,市民受惠幅度仍不及超市商品全線減價或全單折扣直接。

消委會呼籲,超市集團應負起更大社會責任,避免調高糧油食品等日常必需品的價格,與市民同度艱難時刻。(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當然除了兩間超市之外,政府也是責無旁貸。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表明政府不支持超市直接減價,這就大大限制了超市運用回饋的方法,而有關事件正好足以顯示「保就業」計劃無差別補貼企業的安排是粗疏且藥石亂投。想要獲補助的私營企業自覺承擔保市民溫飽的責任,恐怕只是對牛彈琴、異想天開。

對於普羅市民來說,保障溫飽的前提是必需品能維持廉宜價格,這樣家庭才可預留資金應付住屋、醫療和教育等其他範疇開支。職是之故,政府保民生的政策應該首重平抑物價,尤其香港依賴外地輸入糧食,本地市場更難掌握其供應和價格,所以當局更須小心選擇政策工具,避免擾亂市場。

平抑物價 政府早有招

舉例來說,政府可以考慮善用公眾街市和熟食市場,透過政府部門調控食物價格,減低市民在其他地方的食物支出。當局可以維持或進一步下調一般已經較市價便宜的舖租,吸引商戶繼續降低販賣食品價格,甚或選定某些關鍵食物價格不可高於統營處批發價的某個比例,或者要求提供一定數量廉價飯餐以助附近居民和打工族降低膳食開支。

令人失望的是,政府不懂出招,任由市民捱貴貨、捱貴飯,近期例子莫過於本年初開幕的天水圍臨時街市。本來居民滿心期待臨時街市可以「止渴」,在等待新公眾街市期間可以廉價購買必需品和購買熟食。然而熟食檔未見蹤影之餘,更有居民反映貨品價格不如想像中便宜。試問連臨時街市也辦不好,如何有信心永久街市能平抑物價,為民紓困,實踐官員口中的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