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黨紅牆地選再失陷 結構因素凌駕一時輿情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經歷一年的疫情肆虐過後,英國押後多時的地方選舉終於於上周四(6日)順利舉行。除了蘇格蘭及威爾斯各自舉行議會選舉外,全英145個各級地方議會合共約1,500個議席亦於同日改選。加上倫敦等十三個市長選舉以及國會哈特爾浦(Hartlepool)的補選,此場全國選舉形同國會大選的前哨戰。而執政保守黨一反外界預期,攻陷工黨傳統票倉哈特爾浦,亦為約翰遜於穩坐其疫後的政權打下了強心針。而工黨欲藉約翰遜政府屢爆醜聞的機會翻身,事後亦證明其失去支持有其結構原因,非一時三刻的民情所能挽救。

本來自上月約翰遜被爆出曾於去年英國第二次封城期間,曾私下狂言「寧可讓屍體堆積如山也不封城」引起全國震動。其選前又接連爆出花巨額裝修官邸以及要求支持者贊助育兒費等醜聞,民意支持度曾一度低走被工黨拉近。不過近期英國的疫苗接種非常理想,社交隔離規令亦開始放寬,此對保守黨的選情來說自然是看高一線。不過票箱的結果更顯示,保守黨表現比預期更為出色,更於東北部工黨重鎮的對衡市議會、蒂斯河谷市長、哈特爾浦國會補選中連中三元,其中哈特爾浦更經歷二戰以來執政黨補選得票最大增長。

2021年4月23日,在5月6日补选之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访问了哈特尔普尔联合足球俱乐部,练习他的足球技巧。路透社

工黨與東北部選民的距離

對衡、蒂斯河谷、哈特爾浦皆被視為工黨在英格蘭東北部的傳統票倉,為其數十年以來固若金湯的「紅牆」。不過由於當地的工人階級一直對英國加入歐盟後,以倫敦為中心的西敏宮政客長期向都市資產階級傾斜,漠視當地人聲音而一面倒於2016年支持脫歐。脫歐公投後保守黨漸漸由脫歐派取得上風,2019年約翰遜更以「搞掂脫歐」作為競選主軸,成功攻破工黨的英北「紅牆」。此次的哈特爾浦更是自1964年已由工黨控制,2016年卻以69.5%大比數支持脫歐,此次更為保守黨首度拿下,毋怪選後約翰遜要親到當地謝票。

反之工黨似乎仍走不出脫歐陰影。2016年公投曾令致兩大黨內的留歐及脫歐兩派一度劍拔弩張,時任工黨黨魁郝爾彬本身雖為疑歐派,但礙於黨內代表大都會的主流議員而立場曖昧。而約翰遜內裏雖然親歐,但洞悉到英國人普遍疑歐的民情,一改立場堅定爭取脫歐,最終亦取文翠珊而代之,成功將保守黨轉型為脫歐政黨,亦壓得住來自獨立黨前領袖法拉奇的右翼威脅。相反工黨在2019年遭遇近百年來最大敗績後,郝爾彬下台後換來的卻是同樣倫敦出身的留歐派施紀賢,與百里之外的東北部工人選民來說仍是甚為遙遠。

不過工黨的樽頸亦不只於脫歐立場,而是反映出其票源的人口結構問題。自戴卓爾夫人1979年上台後厲行新自由主義,打撃國內強大的工會勢力、變賣國營企業、將本地工業職位轉銷海外,對哈特爾浦等以造船業起家的港口城鎮打擊甚大,1990年代當地失業率更長期高企。工人階級萎縮依靠工人選票的工黨亦被迫轉型。經歷18年漫長在野期後,貝理雅終於以中產階級政綱帶領「新工黨」重返唐寧街。然而新自由主義走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走到盡頭,「新工黨」路線亦無以為繼,經濟民族主義的旗號卻是方興未艾。

施紀賢(Keir Starmer)曾任工黨影子脫歐事務大臣,立場明顯與黨魁郝爾彬不同,多番暗示支持「二次脫歐公投」。(路透社)

會否迎來約翰遜時代?

不過對於貝理雅時代以降的工黨票倉,自由派、年輕人、大學生、少數族裔、城市資產階級來說,歐洲大同、世界主義、種族平權等議題,往往比偏遠城鎮沒有見識的山村野夫更為重要,而都市精英階層的「覺醒主義」亦令眼見自己生活質素日漸低落的工人吃不消,兩個群體的矛盾亦體現於工黨內部近年酣熱的派系之爭上。工人階級的長年萎縮,令工黨不得不尋找新定位,不過單靠幾座大城市的年輕選民支持,亦明顯未能為工黨贏得執政權。此後工黨要再入主唐寧街,時間可能甚至要比上世紀18年的在野期探索得更長。

選後甚至有分析認為,英國人的政治認同已然永久改變,工黨的「紅牆」一去不返。而有保守黨閣員甚至預計約翰遜可超越戴卓爾逾11年半的執政期。不過脫歐議題既已經大致過渡,約翰遜操作經濟民族主義的空泛口號也不可能蒙混下去。其最近提出要把英國產業升級的宏圖大計,計劃投資於全國基建與技能提升,亦是明顯是效法老哥美國在總統拜登的一連串以萬億美元起跳的重大投資。此亦足證明不論東西左中右,以「有形之手」推動本土產業發展及科技升級的大政府時代已經悄悄開始,守財若奴的港官又學懂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