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構建社會保護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截至周三(19日),香港120萬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其中82萬人完成兩劑疫苗注射,遠未達到至少佔人口七成的群體免疫需要。不少適宜接種疫苗的群體或因香港疫情日趨穩定,對疫苗接種抱持觀望態度。但三個兒科醫學團體近日從保障下一代的角度呼籲健康穩定、適宜接種的群體積極接種疫苗,這也為我們思考疫苗接種提供新的角度。

香港兒科醫學院、香港兒科醫學會和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近日刊出聯合聲明,呼籲健康穩定的適宜群體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以讓學校盡早全面復課,讓每位兒童恢復正常活動。原因之一在於學校停課、社交隔離、活動驟減等疫下生活模式,已經對兒童的身心發育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疫下兒童身心健康堪憂 保障程度取決於成年人

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疫情前三成兒童存在焦慮和抑鬱問題,兩成存在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問題,而兩項問題的發生比例均在疫情後升到了三分之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也顯示疫情期間,5歲至11歲兒童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急診就診人數按年增長24% ,12歲至17歲兒童年齡段增長了31%。《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上另一項針對中國湖北省新冠疫情爆發地的調查顯示,當地小學生在家隔離一個多月後,約23%出現抑鬱症狀,19%出現焦慮症狀。

疫情下學校停課,社交隔離,不利於兒童身心發展。(資料圖片)

在香港,近日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調查也顯示,53.2%的高小學生、64.3%的初中生及68.6%的高中生疫下打機時間均有增加。其中逾七成學生稱是為了減壓,五成認為是不想面對現實的不快。顯然,在現實生活中欠缺讚賞、認同感又或本身有社交焦慮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網上世界。疫情下社交限制的生活模式無疑加重了現實認同的欠缺,然而網絡世界並不能解決孩童的情緒問題,相反在正式復課或者疫情結束後,情緒問題可能更加嚴重。

除了疫下「孤島」般的生活模式影響孩童的心理健康,孩童的身體健康也令人擔憂。雖然近日香港政府已要求藥廠提供相關資料,盡快研究12至15歲少兒接種疫苗的適宜性,但目前一年齡段的少兒仍不能靠疫苗接種提升免疫保護力。而且即便屆時結果顯示這一年齡段適宜接種疫苗,但更小年齡段的兒童,又或是長者、慢性病患者等健康免疫不足的群體,總會有人不適宜接種。而對於這樣的群體來說,他們健康安全的強弱則基於社會整體的疫苗接種率是否達到群體免疫。否則不能自行接種疫苗他們始終被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下,就如此前映灣園的嬰孩和不少確診的兒童一般,無辜受到牽連。

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歐陽德浩攝)

疫情困擾無人倖免 接種疫苗利己利人

事實上不僅是兒童身心發展因疫下社交隔離而受限,成年人的身心、情感和經濟需要同樣備受疫情影響。「全港抑鬱指數調查2020」調查發現,疫情下香港市民整體抑鬱指數大幅上升,其中有23%受訪者有中等至嚴重抑鬱程度,較2018年上升27%。。而這其中有逾六成壓力來源來疫情和疫情下減少與人交往的機會。而在疫情下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的調查發現,近六成家長因疫情引發額外壓力。香港小童群益會的調查顯示,有近五成的家長在學童停課期間被焦慮或擔心主導情緒,其中逾四成的精神健康狀況達到需要關注水平。除了情緒壓力,疫情下社會經濟也備受影響,失業率屢創沙士以來的新高。當孩童與家長,人們的精神狀況與經濟都受到困擾,正說明疫情的影響無孔不入。

而目前能夠扭轉這一切的只有疫苗普及,讓社會達到群體免疫,才能讓生活儘快回到正常軌道。各個社會也都在積極構思以疫苗為前提的交流恢復,儘量減輕疫情影響。比如有消息指,歐盟成員國同意在夏季旅遊旺季前,放寬對非歐盟旅客的入境限制,容許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入境。對於中港通關,立法會議員蔣麗芸也提出讓已完成疫苗注射,且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人士免檢疫往返中港等。可見疫苗接種不僅僅決定個人當下的健康免疫,更關乎社會整體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中不能接種疫苗人士的健康風險。當健康穩定,適宜接種的人群積極參與疫苗接種後,受惠的將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