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受盡酷熱苦 政府不能冷處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連日高溫,天文台於周日(23日)曾錄得高達36.1度,為有紀錄以來5月最高氣溫。多區酷熱之下,最受苦的莫過於在戶外勞動的打工族,而且現時相關工作指引未足保障僱員安全。隨着酷熱天氣未來可能變得更加普遍,政府必須從法例以及要求僱主提升僱員裝備着手,減低工作健康風險。

天文台早於今年3月已預計全年平均氣溫高於正常,結果酷暑果然提早來臨,高溫加上熱島效應讓本港的溫度上升更快,然而社會並未就此加緊應對。衞生防護中心和勞工處只是循例發新聞稿,呼籲員工小心避免中暑、僱主採取有效預防措施,除了冷冰冰的資訊以外再無提供多少資源。

勞工處曾經推出過一些小冊子,指出僱主在酷熱天氣下應向員工提供的支援,以預防中暑。然而,工友實際工作的情況如何?

法例落後時勢 可考慮限制工時

現時政府雖然透過《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其附屬法例要求僱主確保員工的安全健康,同時職業安全健康局亦有針對個別行業推出過工作指引,但是相關指引並沒有法律約束力,未必所有僱主也會遵從。此外,過往有工會指出要證明中暑或其引發的疾病構成工傷很不容易,加上工人在香港議價能力低,很多時候他們只能忍氣吞聲。即使過往曾有工作期間中暑後死亡的例子,政府也只當作個別事件處理,沒有檢討工作環境缺失。

酷熱工作環境傷害身體是不爭的事實,而面對愈來愈長時的酷熱天氣,沿用現行法規明顯已不足以真正保障工人健康。在外地和內地部分省市,已經開始強制按選定指標限制員工工作時間和安排消暑設施,例如廣東省在2012年起規定最高氣溫在35至37度不得安排戶外露天員工加班,37至39度時戶外露天工作不得超過六小時等,而在香港勞聯和職工盟亦曾建議利用天文台暑熱指數訂定相對應的工作安排。政府未來應該帶領僱傭雙方循此方向洽商,並規定措施有法律約束力,各行業可按其工作特殊性質,自行釐訂更高標準。

改善裝備減中暑風險

除了改訂法規之外,政府亦應設法鼓勵各行各業替員工預防中暑和衍生疾病。譬如現時食環署仍然規定街道清潔工須穿着質料阻礙散熱的反光背心工作,但署方在2019年明明已經聯同學術機構研發和設計具備排汗、透氣功能的新式制服,至今卻只限於在20份街道潔淨服務合約下的清潔工人採用,對於其餘工人則以等待合約屆滿更新後方能批出新制服作為開脫藉口,此等安排可謂極不合理。如果署方真正希望幫助他們應對酷熱天氣,那就應該盡早安排新制服給所有工人,而非等到轉約以後才來更換。

陳炳泉教授曾推出有助工友排汗及感覺涼快的抗熱背心。(賴俊傑攝)

對於同屬戶外工作主要群體的建築工人,現時建造業議會已研發第二代抗熱制服。但要進一步降溫,冷凍衣也許是更佳選擇,原理是透過內置的冷凍包和小型風扇等助工人降溫。冷凍衣在海外已有不同款式和發售,香港理工大學亦曾於2013年研發之,並試行給工人穿着,但之後就缺乏跟進。若果因為衣物過重或累贅而遭工人抗拒,政府應與院校繼續改善設計。其實冷凍衣原理上不只令建造工人受惠,電梯維修員以至穿戴保護裝備的醫護人員也是適合對象。若果產品研發成功並且普及化,必定為本地創科應用打開新一頁。

香港變熱,人人也受影響,不過相對其他群體而言,打工族——尤其是基層打工族——絕對是首當其衝。相對中上階層,他們在工作間缺乏保護,還可能因為電費壓力及不適切居所的限制,下班回家以後都要繼續忍受悶熱,大大損害生活質素。政府在應對酷熱天氣時,思維不能夠只局限於保障基本工作安全和個人健康,而是要進一步在打擊社會不平等的層次上制訂對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