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未落實 回收處理廚餘效益成疑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在2019年日均廚餘棄置量達3,353公噸,但現時每日實際回收量在100公噸左右,浪費資源之餘,對堆填區造成極大負擔。環境局於今年2月訂下2022年每天回收250噸廚餘目標,重量為現在的兩倍多。近期公私部門開始着力向此目標進發,本為好事。然而,一天垃圾徵費法案未獲通過,廚餘回收只能牛步推進。更重要的是,當公營廚餘設施陸續投產,私人廚餘設施難有空間生存,拖慢其發展空間。

廚餘佔本地都市固體廢物近三成,回收廚餘必能減輕堆填區負擔。政府在今年發表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訂下2022年每天回收250噸廚餘目標,推動公私部門開拓廚餘回收和處理方法,並初見成效。

在政府方面,環保署代表在(7日)周一的環境諮詢委員會透露,已接觸房委會,希望透過購置可以減臭的新款機器,在公共屋邨試驗在地處理廚餘。署方另與食環署研究在垃圾站增設回收廚餘設施。在商界方面,有企業受訪時介紹利用昆蟲黑水虻吃掉廚餘,並預計正式投產後,每天至少處理一公噸廚餘,並期望日後提升至日均三公噸。

垃圾徵費無期 商界難下決定

樂見政府部門和商界肩負減廢責任,但廚餘回收要普及,關鍵仍繫於垃圾徵費。只有全港總動員回收廚餘,整個產業鏈才會成熟,最低限度令回收設施運作。

這個要求對商界尤其重要,因為政府的廚餘回收陸續落成,而且具備一定處理量。假若廚餘回收量長時間不足,商界將難以立足,遑論分一杯羹。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指出,華南屬商業運作,上門回收需收費,但政府營運的廚餘廠則有公帑支撐。

政府斥資興建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1)在2018年投產,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此外,兩個污水處理廠分別已進行和於2022年開始處理廚餘,處理量為日均100公噸。按此重量計已經達到政府2022年的目標。尤有甚者,回收中心第二期預計在2023年落成,日均處理量為300公噸。三者總計600公噸。

由此可見,若果法案未能盡早落實,上述政府設施卻全面運作的話,即使廚餘回收量增加,重量亦可能只及日均數百公噸,相信當中大部分也會送往政府設施,只有少數留給私營企業。

這個推論是基於過往華南回收廠就的慘痛經驗。該廠房自2013年進駐後,廚餘處理量一直偏低,而當O.PARK1投產後,即使其回收量僅為目標一半,已足夠搶走市面僅餘的廚餘生意,當中不少人因為政府的補貼措施而選擇O.PARK1。華南最終在去年中結業,是對政府減廢進程狠狠摑了一巴掌。

環境局在2017年已公布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建議實施安排,但至今仍未能實施。(資料圖片/江智驀攝)

香港長遠需要回收設施,但華南回收廠經驗前車可鑑,商界日後投資廚餘回收處理業務會倍加審慎。再者,興建廠房是長期投資,回本期隨時要十年八載。廠商眼見垃圾徵費落實無期,中短期發展前景迷糊,不夠實力抵住投產初期虧蝕,可能在此刻放棄投資。即使投資,廠商或只願小規模經營,既難具規模效益,亦難服務廣大市民和商戶,生意未必有利可圖。

減廢前途繫於立法會

廚餘回收處理量不足,對政府和社會亦無益。短期來說,若然政府為了顧及私人市場,減慢政府設施投產時間或者限制產能,實為浪費資源。長期來說,即使廚餘回收處理有需求,但按上述推論,廠房興建落後趨勢,收集得來的廚餘也無所用。政府訂於2030年中期回收全港一半廚餘量,但商界參與不足,要達致目標甚有難度。

思匯政策研究所調查發現,約68%受訪者贊成實施垃圾徵費。(思匯政策研究所提供)

此情形類像公立醫院醫生匱乏,在2000年代初,醫管局認為公院醫生過剩,於是推出鼓公院醫生自願離職,成為十多年後公院醫生短缺的元兇之一,即使現在重建公立醫院和培訓公立醫生也是緩不濟急。

垃圾徵費議案已成社會共識,思匯政策研究所在今年1月中進行調查,發現約六成半受訪者認同草案建議。政府早於2018年已經提交垃圾徵費議案於立法會審議,如今議會回復平靜,民意不應是議案的主要障礙,主導議會的建制派議員莫再拖拉,必須加快審理議案。通過議案的好處,不只是減廢可期,有助政府的O.PARK1回收足夠廚餘量,更令有意投身廚餘回收處理的商界籌劃業務,壯大本地綠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