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教育局「封殺」後的教協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教協,全稱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1973年由司徒華創立。不只在金禧事件、反基準試、要求羅范椒芬下台等教育議題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六四事件後亦一直為民主運動的支援力量。惟上周六(7月31日),教育局緊接內地官媒發聲後,批評教協「與政治團體無異」及宣布全面終止與其的工作關係。

1973年,當時任小學校長的司徒華領導非學位教師罷課,成功爭取合理薪酬,同年創立教協並出任主席。因為八九民運,司徒華1989年5月創立了支聯會,六四後又催生了民主黨的前身港同盟。故此,若說教協過去「積極參與」支聯會,本來就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也有其歷史發展的原因。

但即使如此,又是否代表教協必然「與政治團體無異」?事實上,教協本來就有三重性質,既是教師工會,維護和爭取教師的合理權益,亦是教育團體,推動教育改革,提高教師專業,亦為社會團體,促進社會的民主、公義和進步。而三者之中,必然有主次之別。正如在2011年司徒華逝世後,張文光曾經報章上指出,「人們看見教協常在政治浪尖……但真正的教協,大部分的工作是教育和教師,政治不足十分一」。

政治環境中的路線難題

事實上,任何組織也必然面對重心主次、路線之爭的挑戰。參與哪些議題、採取哪種立場、何時妥協等,都是不可能迴避的問題。即使是早如金禧事件,司徒華領導的教協接納政府另設五育中學的安排,也曾引起一班大學生的批評。後來教協會長例必參選立法會教育界議席,加上回歸後香港的爭取普選運動,教協要回應的政治及社會議題更是不少。

在後司徒華年代,教協先後面對了反國民教育科、佔中事件以至2019反修例風波,如何恰當地回應更是困難。2014年退休教師韓連山、官校教師吳美蘭等成立進步教師同盟,連續兩屆參加教協監事會選舉,更是以「進步」的姿態來劍指他們眼中較為保守張文光等候選人。要理解教育局對教協的批評,包括曾在2019年反修例風波中發起罷課罷教,及曾製作公民抗命內容的教材,也要放在此脈絡下來看。

教協對業界的作用重要

教育局不再諮詢教協意見,暫時不會處理其轉介的個案或提出的關注,亦不再承認教協為教師舉辦的培訓課程,無疑對教育界有一定影響。教協會員9.5萬,是全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多年來處理大量會員查詢和投訴,亦為為教師舉辦的培訓課程,實在有其重要性。誠如教協所指出,「工會在保障職工權益及完善政策扮演正面作用,儘管有意見上的分歧,若當局與工會斷絕來往,對整個行業都是一個損失」。

問題是在政府的「封殺」後,教協如何走下去?教協周六回應新華社及人民日報的評論時指出「教協是促進教育專業發展和維護教師權益的組織,一向關心教育和師生福祉,重視學生安全,沒有煽動學生示威。教協自創會以來,關心國家民族的發展,反對港獨」,無疑是對其定位的一次重申表態。

正如司徒華晚年臥病在床時曾強調,教協要奉行不左不右路線,這樣才能易為教師接受。教協只要做好教師工會和教育團體的角色,在促進社會的民主、公義和進步的過程中避免越矩,守法循規,各界自然希望教協能走下去,繼續為香港的發展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