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國務卿鮑威爾病逝 保守主義傳統的沒落?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一(18日),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併發症與世長辭,終年84歲。鮑威爾一生服務過三任共和黨總統,塑造了美國在冷戰後期和21世紀初的外交政策。1987年,他以49歲之齡出任了列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主導當時美國與蘇聯在裁軍上的談判。及後,他先後被攢升為美國四星上將、美軍陸軍總司令、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並在2001年加入喬治布殊的政府,出任美國第65任國務卿,在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中主導美國的外交政策。

鮑威爾出生於1937年美國紐約的哈林區,父母是屬於20年代來自牙買加的移民。他在紐約市立學院完成學業後,先後在越南、委內瑞拉等地方服役,並展開了他長達35年的軍旅生涯。

鮑威爾教條(Powell Doctrine)

在鮑威爾出任美國高級外交、軍事官員期間,他的鮑威爾教條可謂塑造了列根及老布殊兩任總統的外交政策和思維。鮑威爾認為美國的外交軍事政策不能偏離幾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的國家安全是否『真的』受到威脅?」、「我們有沒有清晰的目標?」、「行動是否得到國民的支持?」、「我們是否有可行的『退場策略』?」等。他認為當軍事行能是必須的時候,重點是如何有效地完成目標,然後立即退場。他這些思維明顯地都是有意識地制約美國日益膨脹的軍事力量,並且針對如美國過去在韓戰和越戰中的膠著的情況,避免美國陷入泥足深陷的軍事行動。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2021年10月18日逝世,終年84歲。圖為他2006年5月5日在美國德州奧斯汀發表演說。(AP)

這套思維在80年代末主導了列根總統應對蘇聯的威脅,亦同時決定了老布殊總統在90年代波斯灣戰爭的成功。即管1990年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為中東的局勢以及全球石油供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美國在抵禦並擊退了伊拉克的軍隊後點到即止,迅速結束了在當地的軍事行動。這項近代「最成功」的美國軍事行動都是歸因於鮑威爾教條中,有著明確和清晰的目標以及退場的策略。

對伊拉克戰爭的懺悔和污點

鮑威爾理性和務實的思維為他創造了成為美國第65任國務卿的機會,然而他任內的伊拉克戰爭卻又為他的政治生涯蒙上不能磨滅的污點。在卸任後多次接受媒體訪問時亦提到,他對於當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一直懊悔不已。尤其當發現伊拉克最終並沒有情報中所提及的「大殺傷武器」,然而美國卻因此而捲入了當地漫長的戰爭中。儘管他本人可能對小布殊總統在伊拉克戰爭有著質疑,然而他卻「順理成章」地為他的總統在聯合國和多個場合推銷這場戰爭的合法性。他在事後出版的回憶錄《我的美國旅程》(My American Journey)談及這場戰爭,儘管表示對當初的決定感到後悔,然而卻又以受到美國中情局的機構誤導為自己開脫。

美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直至2011年單方面宣布戰爭結束,並撤走所有美軍。(Getty Images)

溫和、務實的美國共和黨人

儘管鮑威爾當日在伊拉克戰爭的立場令人質疑,然而他作為共和黨元老卻又保留著他所屬的世代與今日愈趨極端、不理性和擁抱「白人至上」的共和黨大不同之處。多年的軍旅生活和公共服務,鮑威爾有著傳統美國共和黨人服務國家、溫和務實、共識政治的性格。他近年多次批評共和黨越趨極端的政治立場,並且質疑共和黨黨內部份人一直輕蔑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以圖吸引白人男性選民的支持。他甚至對共和黨愈趨「美國利益至上」的外交主張非常不滿。在2012年他表態支持奧巴馬競逐連任美國總統;2016年共和黨提名了特朗普與民主黨的希拉里角逐白容之位,他更是義無反顧地表達了對希拉里的國內外的政策支持,甚至是2020年總統選舉中的民主黨拜登。在今年1月的國會衝擊案發生後,他甚至表示自己已經對於這個已經完全傾向了右翼主義者和放棄了中間路線的共和黨完全失去了希望——「我不再視自己是共和黨的一份子!」

特朗普的支持者9月18日在華盛頓國會外集會,聲援1月6日國會衝擊事件被捕人士,期間與反集會人士出現口角,有警員介入分隔雙方。(Reuters)

美國的媒體都對於這位前國務卿有著不少正面的評價。不論是形容他是首任黑人的國務卿,抑或讚譽他在國際間所建立的名聲,當然亦包括討論他複雜的政治遺產,尤其是伊拉克戰爭的取態。而在眾多的評價之中,鮑威爾作為「美國傳統保守主義的老兵」卻最為說明鮑威爾一代共和黨人的沒落。曾經,美國共和黨的保守主義等同對國家的服務、中間務實的路線,亦同時代表國家進步穩定的力量。然而,隨著美國老一輩的共和黨人相繼告別政壇,取而代之的都是以個人利益為主、只有空談的野心家。鮑威爾的離世就好比是美國傳統保守主義的沒落,美國未來仍有孕育世界領袖的土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