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出行」要克服挑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於上周四(21日)宣布由11月1日起所有政府員工和市民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進入政府大樓及辦公處所,並且不接受以「不願使用」為由豁免,無疑是為「安心出行」的效能打了一支強心針,但其他問題仍須補足。

現時「安心出行」程式似乎忽略非華語少數族裔人士的需求。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的資料,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能閱讀英文的非華裔人口有86.1%,而中文則只有16.9%,但觀乎「安心出行」網站,有關「安心出行」的絕大部分消息及短片形式的宣傳資料都只提供了中文版本,英語內容數量要少得多。再加上「安心出行」程式本身未有提供中、英以外語言版本,對於非華語人士造成不便。

要顧及弱勢社群

其次,當局決定要於政府大樓及辦公處所全面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無疑會對沒有能力負擔智能電話的人士造成一定困擾。有關注無家者團體就指本港無家者登記人數較七年前激增一倍,當中近八成沒有使用智能電話,而此類弱勢社群往往是最需要使用公共設施的群體。

儘管「安心出行」推出超過一年,並且曾更新十餘次,但它包含的功能對本地防疫助益仍然相對有限。除非用戶將電子針卡或檢測紀錄儲存在內,否則現時版本不會直接記錄任何用家身份資料;同時它亦未有要求下載者進行實名登記方可使用,更不會要求追蹤使用者的位置。

以上設計應當是要回應大眾對私隱的疑慮,但若程式設計過分側重於私隱考量上,自然就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發揮空間,例如它只能夠向使用者發出「曾經與新冠確診者在相若時間到訪同一場所」感染風險通知,卻沒有能力幫助當局追蹤及強制使用者做檢測。

程式功能助益不足

除此之外,許多私營餐飲業務及表列處所未有嚴格執行掃瞄程式要求亦是另一個削弱「安心出行」效能的因素,而且過往還有一些市民並未遵從規定使用「安心出行」而又不作登記,甚至使用虛假「安心出行」版本試圖瞞騙工作人員。

鑑於上述問題,未來「安心出行」程式應該針對非華語少數族裔人士開發更多不同語言版本以照顧其需求,並且可以參考新加坡的做法派發穿戴裝置予沒有智能電話的民眾。程式本身功能亦應作出更多優化,像是感染風險通知不一定限於有直接到過相關地點記錄的用戶,而是可以連帶提醒更早時間甚至後來到這些地區的市民。最後,為了協助場所工作人員辨認程式真假,當局也可以加強培訓和提供辨偽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