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凌駕現實的時代——演算法失控之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社交網絡巨頭TikTok的高層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被多名共和黨人提出質疑,例如擔心中國政府或利用TikTok取得包括聲音及用戶位置的敏感資料,及覺得TikTok可能比Facebook更著重內容演算法等。

TikTok美國公共政策主管貝克曼(Michael Beckerman)強調公司不會向中國政府提供用戶資料,及重申公司已經採取措施保障在美國的數據,同時公司願意提供演算法限制政策,再由獨立專家審視,另外他又指Facebook及Instagram比Tiktok更會蒐集用戶數據。

分析大數據足以左右政治

我們難知何者更會蒐集用戶數據,但在2016年發生的「劍橋分析事件」的確反映出美國科網巨企無視私隱安全,演算法失控可以對社會帶來重大影響。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特朗普競選團隊聘用了創了於2013年的英國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以對美國選民作出心理預測,試圖影響美國大選結果。該公司更曾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盜用Facebook五千萬用戶個人資料。

其後Facebook亦因默許第三方應用程式收集用戶個人資料,於2018年遭英國罰款50萬英鎊,及於2020年就劍橋分析據醜聞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支付50億美元和解金,以達成協議讓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免於被起訴。

當巨企成巨獸 政府必須監管

近日Facebook前產品經理豪根(Frances Haugen)更成為吹哨者,先後出席美國及英國國會的聽證會,說明Facebook作為網絡社交媒體巨企不謹未有負上企業責任,更是以利為先忽視全球用戶安全。她提出了四大內幕指控:對政治人物和高知名度用戶提供差別待遇、被投資人告上法院、Instagram損害青少年精神健康及置公司增長於用戶安全之上。

然而對於已經成長至大到不能倒的跨國科網巨企而言,即使有吹哨人將其惡行曝光,後果似乎除了罰款之外,就再沒有然後。Facebook依然照常營運,朱克伯格依然是Facebook行政總裁。但其實對於網絡巨企放任演算法收集、整合及分析個人私隱數據,政府方面亦絕非束手無策,而且有必要對網絡巨企作出規管,或者至少要定立相關限制準則。

香港作為一個城市,對比起跨國企業的規模看似是九牛一毛,但政府亦可先由會帶來負面影響的枝節著手。特首林鄭月娥於本年度《施政報告》便指出,將會打擊假新聞及保障網絡安全,不過當局至今尚未公布進行諮詢的時間表,具體立法內容亦無任何消息。

大眾亦有責任保持思考

除了政府有需要做好把關角色之外,大眾都應該反思科網對意識形態的影響。社交媒體的最大作用是提供平台讓使用者自由發表言論,看似是促進了不同意見的交流,有利於民主發展以及言論自由,但當配合了大數據的分析,深化了的卻是同溫層現象。雖然政治對立分化現象背後難言由科網巨企推動所致,但無可厚非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矛盾。

而且當網絡社群力量足以動搖選舉走勢,甚至影響選舉結果,科網巨企以利益先行的經營手法無疑可能成為了民主選舉制度都絆腳石,一人一票民主選舉政治制度亦存在著可以被操控空間。對於所有珍惜民主政制的社會而言,科企的負面影響是不能不作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