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各國矛盾 共商氣候行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一(1日),隨着各國領袖先後抵達英國格拉斯哥(Glassgow),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亦正式展開。今次大會事前就已經被形容為「人類文明最後的希望」,聯合國和主辦國英國都期望它可以訂立把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的目標。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致辭時,就以電影《007》形容現今氣候的情況,說「末日裝置」正一步一步毀滅人類,呼籲各國加緊合作應對危機;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亦在預錄的影像提醒各國應採取超越政治的行動,並強調現在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儘管峰會甫一開始便得到印度總理莫迪承諾2070年前該國將達至零排放的目標,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卻仍然充斥其中,尤其當各個發達國家在2009年承諾對發展中國家的每年1,000億美元援助至今仍未兌現,兩者之間的互信更難免受到重大挑戰。國家主席習近平便在書面發言中指出,發達國家除了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採取更積極的立場外,亦應更積極地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暖化的威脅。

發達國家出口污染到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要應對全球暖化和採取積極的氣候行動,沒有發達國家的支持不可能成事。這是因為大部份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本身就屬於粗放型經濟模式,若對生產時耗用的資源及產生的污染作出限制,都必將直接觸動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而更重要的是,這些造成極大污染的生產往往來源於發達國家的企業借助當地相對寬鬆的環保法規,藉此把對環境損害較大的生產工序或資源採掘轉移到當地。嚴格來說,國際貿易本身就是把環境保護在內的生產成本轉嫁到發展中國家,故在缺乏發達國家共同承擔減碳負擔的前提下,發展中國家根本亦難以作出任何具體承諾。

今次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其中一項議程,就是要求已發展國家兌現2009年所定立的承諾。肯尼亞、孟加拉國、巴巴多斯等國領袖均就此事表達了對發達國家的不滿,馬拉維總統查克韋拉更直指有關款項是它們需要償還的「清潔費」(cleaning fee)。這些說法反映發展中國家和已發展國家在應對全球暖化問題上的價值觀差異,而要在是次氣候會議中達成有意義的共識,就更需要各國的合作和撇開國與國之間的分歧。

+14

應對氣氛是全球各國的共同責任

而今次會議之所以被形容為「人類文明最後一次的機會」,更是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各國之間亟須就如何應對危機上達成共識。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作出的估算,即使各國能成功兌現今次大會前的減排承諾,本世紀的全球氣溫仍然會上升攝氏2.7度之高,有三份一的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機,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更經常發生和長期旱災及其他極端天氣,糧食供應亦會變得更不穩定,甚至直接導致造成無數人命損失。看看今年中國河南的水災、北美的熱浪、澳洲的森林大火以及印度早前旱情,便都足以說明極端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

面對氣候劇烈變化,作為東道主的英國極力呼籲發展中國家盡快停止使用碳電,甚至加快應用電動車以及設定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措施,而各國亦在首日會議中達成了2030年前停止伐林的目標,並同意了用190億美元恢復受損土地及保護樹林。這些都只是各國應對全球暖化的第一步,然而更多措施則仍須國家之間承擔起共同的責任才有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