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有政策掌握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日前,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接受《香港01》訪問,講及人民幣國際化中香港的地位。他提到約在20年前,當時仍為金管局總裁的他帶領代表團到北京,在未有先事知會代表團的和金管局同事的情況下突破提出要在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最終成功說服當局和中央政府開展香港的人民幣服務。

20年後的今天,人民幣服務已儼然是香港金融服務業的重鎮之一。但任志剛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仍然遙遠,香港在深化人民幣國際化時不應關注於是否從中能「攞著數」,而是應宏觀將其視為內地與香港的共同戰略。

人民幣國際化並非為「攞著數」

香港不少人過去期望內地對港政策做到「惠港」效果,例如自由行等最初都被視為派糖。同樣,金融業中也有不少人如任志剛所言,視人民幣業務為向內地「攞著數」的工具,變相對沒有短期可觀利益的人民幣業務並不感興趣,坊間不少人對人民幣國際化始終比較冷感,認為它不能為香港帶來多少「著數」。

香港與內地的經濟一脈相承,尤其是近年國際環境急速變化之下,人民幣業務的拓展對香港與內地都有共同利益,香港並非是「為了內地而做」,也不應只視之為「攞著數」的方法。隨着疫情大流行,原本已因2008年金融海嘯而問題盡現的美元信用體系再現警號,國際貨幣體系不可能再單依靠美元支撐。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公布最新的官方外匯儲備數據亦顯示,2021年第三季全球央行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跌至59.15%,為1995年以來新低,而人民幣雖仍只有2.66%,但在過去四年來卻上升了1.54個百分點。這都印證了國際貨幣體系需要增加人民幣的支撐。

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

美元短期崩潰對全世界經濟都會有極大的影響,不管是內地與香港也定必受害。而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穩定國際化貨幣體系,弱化美元獨大的同時也分享風險,對香港本身自有益處。

人幣計價股票

任志剛在訪問中,具體提出香港可以更致力於發展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交易,以幫助人民幣國際化。香港是國際金融市場,有大量資金進出,因此也帶動了香港的股票市場,如果香港能有更多人民幣為交易單位的股票掛單,理論上可以更進一步幫助人民幣與國際資金交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雖然任志剛早於2007年設想了在恒指成份股中引入人民幣計價交易股票,但至今仍只有數隻不太重要的股票以人民幣掛牌,影響力甚少。人民幣計價股票不發達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香港很多人擔心如果這麼做,將弱化港元地位,但任志剛在訪問中反而認為這是好事。現時國際資金都通過港元購買在港上市的中概股,變相即是以港元作為接合內地經濟與國際資金的媒介,但港元只是一個750萬人使用的經濟圈,長期將港元設於這麼高的地位,反而增加了港元受到國際風險的影響,並非一定是好事。

從中也可看出,香港不少人對人民幣的視野太過狹隘,例如擔心港元地位不保等。現時港元掛勾美元,先不管掛勾是好是壞,但現時港元根本就沒有貨幣主權,港元的影響力其實反映的只是「美元影響力」,直白一點說「有沒有港元」本身就沒有太大分別。除了保持港元地位維持美元的影響力,更要考慮一下美元可能為港元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