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在群情激昂之時保持理性冷靜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約一星期,首都基輔及東部大城市哈爾科夫受到持續猛烈攻擊。雙方早前雖然在白羅斯邊境舉行談判,但未有成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要求俄羅斯先停止轟炸,才再進行新一輪和談。

烏克蘭局勢令人憂慮,除了因為關乎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之外,也因為事件可能升級,成為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大型戰爭。事實上,早在上周四(2月24)俄羅斯開戰當時,外界已經非常關注歐美會否軍事介入。畢竟烏克蘭與北約四個成員國接壞,地理位置敏感,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波蘭以至波羅的海三國都不可能不感到安全威脅。

烏克蘭局勢:2022年3月1日,人們到達火車站,試圖離開烏克蘭基輔。(AP)

核威懾與禁飛區

周日(27日),亦即戰事第四日,歐美決定排除俄羅斯央行在SWIFT交易系統之外後,俄羅斯宣布總統普京將核威懾力量提升至「升級」(Elevated)。據報俄羅斯核威懾力量分四級,即穩定、升級、軍事危險及全面出擊。而美國俗稱「DEFCON」的戒備狀態則分為五級,在古巴導彈危機時曾升至第二高級別,相當於軍隊要在六小時內部署和調動。在普京今次「升級」後,未見美方公布跟隨升級。

俄羅斯與美國是當今擁有最多核彈頭的國家,各國自然憂慮烏克蘭危機會否失控,引致美俄核軍事衝突。此外,另一個關注在於禁飛區。隨着俄軍擊毁烏克蘭防空設施,在戰場逐漸取得制空權後,歐美社會有零星聲音提出北約在烏克蘭劃設禁飛區,以助烏克蘭一臂之力,澤連斯基周一(3月1日)甚至如此要求。

禁飛區若要執行,必然要有機制截擊空中戰機,否則只會形同虛設。但北約若強制執行,將有否能要擊落俄軍戰爭,直接與俄羅斯軍事衝突,風險非常高。亦因此不論是英國首相府或是美國白宮,都斷然否定了禁飛區的建議。

烏克蘭:圖為2022年3月1日,烏克蘭哈爾科夫受炮擊後的受損情況。(AP)

與其升級不如找下台階

由歐美軍事介入、俄羅斯核威懾到禁飛區討論,關乎的都是同一件事——限制事件為烏克蘭的地區衝突,不能讓局勢升級及失控。這是當前國際社會的頭等大事,以免重蹈上世紀兩場大戰的覆轍。一些人因為對俄羅斯的不滿,甚至期望藉着當下的反戰情緒,助燃俄羅斯國內示威力量以動搖普京政權,這是危險的想法,後果難料。

在衝突期間降溫而非添柴煽火的道理,其實並不新鮮。兩年多前香港正值反修例風波期間,我們也是說着同樣的道理——示威者和政府警方雙方都應該冷靜克制,不要令局勢惡化。這個道理很老土,而且在群情激昂之時,往往有千萬種說法否定理性、冷靜的作用。但歷史一再證明,一頭栽進衝突、衝突一再升級,對任何人都不會有好處。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者Stephen Walt在社交媒體上便一再指出,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都難以有輕易的軍事勝利,雙方以及歐美都應該調低叫價,尋找一個妥協的和平共識。美國國際關係及外交學者Daniel Drezner亦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歐美的經濟制裁必須帶有一個下台階,讓俄羅斯政府有取消制裁的可能,否則制裁也難以解決僵局。問題是在當前歐美風頭火勢之際,這些聲音多少人會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