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升遷能否做到真正的論功行賞?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星期一(6月27日)公布多項換屆以後的高級公務員人事調動,包括廣播處長李百全升任保安局常任秘書長、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暨房屋署署長王天予續任、慶典統籌辦公室主任麥德偉出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等,而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鄧忍光、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亦將展開退休前休假。

坊間特別關注李百全與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秘書長鄭鍾偉、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等人,原因是他們不久之前才獲擢升為首長級甲級政務官,故此今次任命實際表示其於短短一個月內兩度獲得升遷。香港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李方冲對新一屆政府常秘人選表示「沒特別評價」,並且形容它們屬於「正常調升」。

李百全去年上任廣播處長後,嚴厲整肅港台。(資料圖片)

升遷人員表現成疑

新民黨主席、行政會議及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認為今次調動是「論功行賞」,將過去幾年有貢獻、守住國家底線的人升任常秘,又稱讚李百全擔任廣播處長期間表現出色且作風果斷、有承擔。問題是除了政治要求外,港台本身收視、聽眾人數長年明顯不如理想,近來情況更有惡化趨勢,那究竟是憑什麼說有出色的表現?

與此同時,今次任命還牽涉許多原本負責房屋、醫療等政策範疇的高級公務員,外界普遍認為近年港府在有關方面的成績難言滿意,他們卻可以繼續留任原職甚至「更上一層樓」。慶典統籌辦公室甚至在公告任命當天爆出人為錯誤導致電郵資料外洩事件,該辦主任麥德偉卻獲任命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難免令人質疑能否勝任。

勞苦並不代表功高

對公務員以至任何崗位的人來說,有做事、做好事兩者之間肯定是不同的。偏偏港府高官與公務員往往傾向將它們給混為一談,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任內便再三用「同事們的工作壓力」為各項工作進展緩慢作推搪,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年4月發信給全體公務員,亦指「公務員的工作量愈來愈多,但有時所得的肯定則愈來愈少」單純視為「公眾期望和監察日漸提高」,沒有理解社會根本是不滿意公務員的劣績,而非說他們的工作量低或沒做事。

立法會討論「優化師資,有效落實愛國教育」、「改革公務員制度,提升政府效能」兩項議員議案。(李澤彤攝)

今個月初,立法會會議便曾通過「改革公務員制度,提升政府效能」議案,開宗明義直斥「現有公務員體制的工資調整或職位升遷,側重論資排輩,不利於『良才善用,能者居之』;除非公務員犯上極度嚴重的過失,否則基本上不會被解僱,養成了部分公務員『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文化」,故此促請政府改革公務員升遷解僱制度和將升遷決定跟公務員工作表現掛鈎。

就跟早前薪酬趨勢淨指標過高引發爭議一樣,公務員的升遷如果欠缺政績支持,自然容易引起公眾的質疑或反感。下屆政府強調「以結果為目標」、提出設立「關鍵績效指標」,這些措施必須同時觸及負責執行政策的一眾公務員,透過改革具體賞罰獎懲機制,令他們產生幫助改善施政效能、解決社會問題的動力,避免在社會不滿管治的情況下能讓其安然等待「正常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