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3」利通關 內防擴散更見必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國務院更新新冠防控方案,入境隔離醫學觀察時間由14天減至七天,居家健康監測時間由七天減至三天,前後減少一半,「7+3」措施將大大減輕包括港人入境內地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港府新班子要加緊與內地爭取更多檢疫名額,應付新增客流。同時間,要令內地省市相信疫情不會從入境客流增加而反彈,香港要緊守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措施,海港酒家爆疫擴散的反面例子不可再現。

除了對感染者調整檢疫期外,內地政府也調整了對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期,由集中隔離變成居家隔離,時間維持七天,又調整了風險區準則及管控方案。國家衞健委強調調整防控措施不是放鬆入境防控,而是更加科學精準防控,例如核酸檢測次數更多更頻密,以應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傳播感染模式。

誠然,香港居民最關心新方案當中的入境檢疫範疇和理解檢疫日縮減也合情合理,因為大部分居民也不能付出「14+7」的時間成本,巡視業務、洽商生意、旅遊探親在過去兩年多的疫情幾近停頓。七天酒店隔離跟免檢疫通關仍遠,但亦是向通關踏前一步。

自疫情後中港長期封關,港人前往內地需要接受「14+7」酒店加居家隔離,往來人數因此大減。(資料圖片)

北上檢疫住宿恐不足 港設「驛站」可取

深圳、珠海、北京和上海等港人熱門來往的城市將落實新檢疫方案,香港政府新團隊應與深圳等爭取更多「健康驛站」。現時深圳「驛站」每日名額僅800個,不及過往羅湖日均出境旅客1%,亦限制北上人流。民建聯倡議利用香港的檢疫隔離措施為港版「驛站」,隔離期完結後點對點運送旅客到關口,以滿足新增入境旅客需求,也屬可取。

內地調整防疫措施是重大舉措,短期再調整的空間估計有限。即是說,內地的檢疫期仍然較香港的七天酒店隔離期嚴格。新政府強調爭取優先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即要內地特別再對香港削減檢疫要求,那麼防疫控疫工作就要更徹底,確保疫情不會隨人流擴散內地,才可取得內地當局信任。然而,近日爆發的海港酒樓群組就反映衞生官員對控疫猶疑不決。

爭取陸港通關 先要遏止疫情擴散

屯門海港酒家有食客在本月16日染疫,其後群組持續擴大,至本周二(28日)累計有42名食客確診。事後機電工程署發現酒樓鮮風量和換氣量低於標準,而食環署於23日巡查期間發現酒樓在未獲准許下更改通風系統而即時檢控酒樓持牌人。然而,酒樓在此期間繼續營業,直至食環署到場「敦促」酒樓負責人參照防護中心建議自行停業,以清潔消毒及改善通風後,酒樓才於當天午市後停業。

候任特首李家超表示正制訂策略重開香港邊境,與內地及世界通關,並考慮容許旅客居家檢疫及縮短酒店檢疫期。(資料圖片)

飲食業在第五波疫情中深受打擊,業界自然不希望再因為爆疫便停業,正如酒吧爆疫也只新增要求食客快速測試。但通風是控疫重要手段,政府要重視,海港酒家事件暴露政府原先對食肆通風要求不清晰。涉事酒樓集團以為只要安裝足夠空氣淨化機、徹底消毒再加上員工檢測和環境樣本呈陰性後,即可繼續營業。直到周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才表明,若有食肆爆疫涉及通風等因素,食環署會要求食肆暫時停業及改善。

現有法例相信已賦權政府可以指令個別食肆停業。《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容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為預防、抵禦、阻延或以其他方式控制指明疾病的個案或傳播」發出指示「關閉任何餐飲業務處所」,因此局方理應可以直接指示令該涉事酒樓關閉。甚至在疫情前已長年存在的《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128C條,亦一早賦權食環署封閉構成對健康的即時危害的處所。換言之如有充份的防疫需要,食環署實無理由當初只敦促食肆停業。

香港每天新增本地感染個案正向二千宗邁進,雖然重病死亡個案只佔少數,但社會也不能輕視,畢竟跟內地比較,香港仍是個案最多的城市。港府力爭與內地通關,就先要遏止病毒在香港擴散,減低輸出病毒的機會,因此控疫工作就必須果斷。現政府無力再把疫情壓下,唯有把此重任交由新政府下的醫務衞生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