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全方位構建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袁尚文、于承忠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經歷了從「產業鏈」到「價值鏈」,再到「供應鏈」的演變。自1980年代的傳統供應鏈管理,到1990年代的精細供應鏈,再到2000年代的敏捷和柔性供應鏈,直至今日的智慧供應鏈,這一歷史進程反映了供應鏈管理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的趨勢。全球供應鏈正面臨多方面的轉變,包括生產和流通的分化、供應鏈的區域化、關鍵產品的本土化和近岸化,以及向綠色低碳化轉型的全球共識。這些轉變要求供應鏈管理中心能夠提供更加靈活、高效和可持續的服務。

香港的優勢在於其國際化的商業環境、健全的法律和金融體系、成熟的基礎設施、大量高質素的專業人才,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些優勢為香港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事實上,本港企業如利豐在有著多年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經驗,在採購、產品設計、供應者管理、庫存管理、物流運輸、市場營銷等為客戶及消費者提供一流的服務體驗。

為加強香港作為「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地位,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如研究香港國際機場第四條跑道,新界西北與深圳寶安機場的高速鐵路系統,洪水橋新發展區及河套區的連接等,以保持其作為全球物流樞紐的地位。同時,發展高效的智慧運輸網絡,及研究如何讓香港鐵路網連接上中歐班列的鐵路網,以提高貨物流通效率及增加多式聯運的可行性。

政府亦需要持續推動數碼升級轉型,鼓勵企業采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以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效率和安全性。數字化平台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庫存、優化物流路線和預測市場趨勢。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大學、智庫和研究機構應緊密合作,加大供應鏈管理相關課程和專業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吸引和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的供應鏈管理人入行和發展。政府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學術研究和行業發展相關資助,鼓勵大學、科研人員和商界提供更多供應鏈科技和商業運作實務解決方案,營造更好的學術和業界氛圍,打造「官、商、產、研、學」的五方平台,以促進行業走向專業和與時並進。

在優化現有法規方面,政府應不斷簡化貿易和投資流程,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例如,通過優化「貿易單一窗口」平台,為付貨人、物流方等提供一站式的貿易、海關、稅務和物流服務,以簡化跨境報關流程。另外,政府亦應研究行之多年的進出口條例,因應不斷轉變的市場要求而考慮如何簡化對轉口貿易所需要的申請流程及費用。在國際認證方面,香港有不少國際性的認証機構,近年來協助企業申請綠債、綠色貸款及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或進行其他如國際標準認證等。

在發展綠色供應鏈方面,政府相關部門要推廣環保包裝、節能運輸交通和循環經濟模式,鼓勵企業採取可持續的物流方案。同時,政府應參與國際綠色供應鏈標準的制定,提升香港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的領導地位。最後,在促進創新和研發方面,政府應主動投資於供應鏈相關的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如智慧物流、供應鏈金融等,以提升香港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附加值。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物流中心,具備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獨特優勢。通過實施上述建議,香港可以進一步提升其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競爭力,為全球企業提供高效、可靠和創新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這不僅有助於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為全球供應鏈的優化和升級做出重要貢獻,再創輝煌!

作者袁尚文博士、于承忠博士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及組合課程統籌、客席講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