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從《哪吒2》爆火看香港旅遊業轉型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暢

2024年,香港旅遊市場再現亮眼數字,全年訪港旅客人次接近4,500萬,較2023年上升31%。內地市場仍佔主要份額,超過3,400萬人次,東南亞及長途市場亦分別錄得顯著增幅。這些數據無疑顯示出在中央一系列惠港措施及特區政府大力宣傳下,香港旅遊吸引力依舊強勁。然而,在欣喜之餘,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嚴峻的現實:旅客,尤其是內地旅客的人均消費正在下降。如何扭轉這一局面,提升旅客在港消費水平,成為未來香港旅遊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許多人將消費下降歸因於「消費降級」,但近期國產動畫電影《哪吒2》的票房奇跡,或許能為香港旅遊業的轉型帶來新的啟發。旅客並非不願意消費,關鍵在於產品是否能打動他們的心。

優質內容激發消費潛力

2025年春節檔期《哪吒2》上映不到兩週,票房便突破9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的非好萊塢電影。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打破了「中國電影衰落」的論調,觀眾用真金白銀為優質內容買單,證明了中國觀眾從未離開影院,他們只是拒絕平庸之作。

從《哪吒2》的爆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趨勢:消費者並非不願意花錢,而是更願意為高質量、有情感共鳴的產品買單。在「特種兵式」旅遊盛行的當下,香港旅遊業不能再僅僅依靠傳統的購物和美食來吸引旅客。要提升旅客的消費意願,必須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能夠引發情感共鳴的旅遊產品和體驗。旅客的消費意欲並未消失,而是對產品和體驗的要求更高了。

消費習慣變遷:IP經濟的崛起

近年來,內地奢侈品消費有所下降,但二次元產業卻異軍突起,這就是消費習慣變遷的一個明顯的例子。從2016年的189億元規模到2023年的2,219億元,其中IP周邊銷售從53億元攀升至1023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53%。這說明只要推出符合潮流和創意的產品,再加上強大的宣傳和品牌效應,便能夠極大激發消費市場。同理,香港旅遊業若能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打造一系列融入IP元素、與本土的動漫、電影、音樂等文化產業合作,推出結合本土特色的旅遊產品和主題活動,就有望重新激活內地高增值消費群體的購買意願。

新思路帶來新機遇

以即將開幕的啟德體育園為例,這一全新的綜合體不僅是一個體育設施,有望成爲城市新地標和文化活動中心。透過與大型體育賽事、演唱會、電影、時尚、藝術等產業的跨界合作,推出聯名展覽、沉浸式體驗以及主題市集等活動,不僅能夠豐富遊客的在港體驗,也能夠為旅遊業創造新的「賣點」。當旅客在香港不僅僅是傳統的購物、餐飲行為,更可通過參與新穎、互動的IP活動,感受到與時俱進的都市文化,從而提升在港消費額度和停留時間。

同时,香港旅遊業轉型也離不開對內在消費行為的研究和市場數據的分析。應積極調查內地遊客的消費心理、行程規劃及產業需求,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激勵措施。只要能提供足夠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和文化體驗,讓遊客感受到物超所值,便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在港消費水平,從而打破客單價下降的趨勢。

總結來説,《哪吒2》的成功告訴我們——內容與體驗永遠是激發消費活力的源泉。香港旅遊業應借鑒這一啟示,從產品和服務創新入手,重新定義旅遊消費的新標杆。既要堅守傳統的優勢,又要勇於突破,開發更多與IP、文創、科技、體育和藝術等相結合的旅遊新模式。只有這樣,香港才能在全球旅遊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並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正如《哪吒2》所證明的那樣,優質內容永遠是吸引消費者的核心,而香港旅遊業的未來,也將在創新與品質中迎來新的高峰。

作者劉暢博士是香港新方向總召集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