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聲道|危中尋良機——香港工商界續寫與國家共贏並進的故事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日前的「工商界增強香港發展動能 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座談會」引發筆者關注。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應邀出席並致辭,表達了中央對香港工商界的高度重視,而且呼籲工商界要充分發揮香港獨特優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為香港發展再創新輝煌。

作為工商界一份子,筆者認為當前環球經濟雖疲態盡顯,加上疫情仍然困擾大部分國家。就算香港也不免要與疫情繼續纏鬥,無論與內地通關或者與國際通行,都仍待確認。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國際經濟中心的香港,確實是在捱苦日子且危機重重。

來稿作者:楊莉珊

但所謂「危機」,危險當中必有轉機,國際環境雖然欠佳,但國家規劃的「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國策,卻將為香港帶來繼改革開放後的黃金機遇。歷史經驗上,香港把握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黃金機遇,創造了獅子山下的光輝歲月,也助力祖國的經濟高飛,已說明融入國家發展便可共贏並進。

三十年後的今天,香港工商界有多達140多萬家企業,做為這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匯聚世界各地商業英才。無論專業服務、創建投資都以敏銳的市場判斷力和行動力見稱,這也是香港得以成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關鍵。

雙循環機遇不能守株待兔

今天,國家經濟有了質的飛躍,香港的能量也更勝當年,當然今天的國際格局也較三十年前更為複雜風險,但可幸的是國家在新的發展規劃上,又創造出很多有利香港的新機遇。比如「十四五」規劃明確「雙循環」的發展方向,國內及國際兩個市場相互連結,良性循環,「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當中又可再分為四大目標:促進科研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構建現代及開放的經濟體系、總體經濟穩定平衡發展。

而與「十四五」規劃同步的還有「一帶一路」與「大灣區」機遇。三張發展藍圖中都有很多香港的機遇,但筆者相信這種機遇並非守株待兔,誠如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韓正副總理早前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提到的「四點希望」,同樣都代表中央對香港在未來的國家經濟發展藍圖中有極高的期望,而香港工商界也應該更主動有為。

香港社會各界包括工商專業界,在過去一段時間都認真領悟和響應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駱惠寧主任日前對香港工商專業界提出「三點相信」:相信大家會主動把握香港發展方向,不斷增強香港經濟的競爭力;會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融合發展中培育新的增長動力;會主動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港商須更主動出擊

駱主任的講話關鍵在於「凝神聚力謀發展」這七字,演化在日常具體的工商經營當中,便是主動「發揮香港所常,對接國家所需」。這看似老生常談的口號,工商界人士有沒有認真去做,自己公司的業績會給出答案。

香港的優勢在於國際經驗、專業服務、誠信可靠,這些傳統優勢在當前新形勢下固然仍有價值,但在新的國際商業世界中,港商需要在固有價值上更主動出擊,包括積極了解國家發展需求與機遇,「雙循環」與新科技衍生出很多過往沒有的新商業模式,這需要港商更主動去了解內地與國際市場當中,港商可以發揮的空間。

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可逆轉,龐大人口的中國逐步成為世界最關注的市場之一,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將有機會與國家同步前進,為「共贏並進」續寫新一章的故事。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