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必須改革政務官體制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習近平主席在七一講話中提出「四點希望」,第一點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裏提出公務員改革作為回應,但卻是不合格的,因為他沒有面對核心問題——政務官的效能。若果政府不針對政務官進行改革,只是向中低層公務員開刀,改革就會沒有成效。

李家超的《施政報告》是否成功執行,取決於約750位政務官能否實際有效地執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等眾多局長都出自政務官體系,直接負責政策執行的常任秘書長(Permanent Secretary)也是政務官,統領政策研究的同樣是政務官。這750位政務官是香港特區政府的晶片。特首提出的過百個項目怎樣執行當然是大家要關注的重點,如何提升這七百五十位政務官的管治效能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香港回歸二十五年,政務官系統基本上是管治權力核心之中的核心,退休或離開政府的政務官也都進入不同類型的商業機構擔任要職。雖然政務官不是一個政黨,但卻形成了一個政治利益集團;這個系統的優劣直接影響香港施政成效。

新加坡政務官制度本來和香港的差不多,後來李光耀着手改革,推動兩種政務官體系︰專業政務官和行政秘書型政務官。現在香港的政務官都是行政秘書型,缺乏專業知識,三年調任一次。而且,在政務官文化裏面,負責財經事務才是優秀的,負責體育政策和文化政策則是「雞肋」,希望盡快調走。這種心態很有問題,而且三年調一次的做法,使政務官缺乏累積專業能力和經驗的基礎,難以處理目前複雜的形勢。特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卻似乎沒有針對這個管治問題和困局。

目前有33個具有政務官背景的人物在主要政府部門或半官方、公營機構裏做決策,包括多位問責官員、各決策局常秘以及貿易發展局、職業訓練局、金融管理局、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香港賽馬會、市區重建局、機場管理局的負責人。政務官或政務官出身的團隊握有香港最多的資源,對特區政府施政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有需要優化政務官、改革政務官,令政務官體系更完善。

政府部門或半官方、公營機構職位
姓名

1
財政司副司長
黃偉綸

2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
楊潤雄

3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
劉震

4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5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
黃淑嫻

6
發展局局長
甯漢豪

7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楊何蓓茵

8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孫玉菡

9
行政長官辦公室常任秘書長
鄭鍾偉

10
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梁卓文

11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林雪麗

12
保安局常任秘書長
李百全

13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傅小慧

14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
黃智祖

15
醫務衛生局常任秘書長
陳松青

16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
朱曼鈴

17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
甄美薇

18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
利敏貞

19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
李美嫦

20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
麥德偉

21
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
劉焱

22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
何珮玲

23
房屋局常任秘書長兼房屋署署長
王天予

24
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
陳美寶

25
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環境)兼環境保護署署長
謝小華

26
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
劉利群

27
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
方舜文

28
職業訓練局執行幹事
唐智強

29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余偉文

30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行政總裁
馮程淑儀

31
香港賽馬會執行總監
譚志源

32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
韋志成

33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
林天福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也是政務官出身。是否可以由行政會議主導,由葉劉淑儀統領,研究新加坡及其他地方的政務官制度,作為香港政務官改革之參考?像葉劉淑儀和前行會成員羅范椒芬這樣比較資深的政務官都瞭解政府具體運作,由她們領導來研究改革方案是比較適合的做法。另外,應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和國家行政學院進行深度的分析,探討如何令政務官能融入國家發展。現在香港政務官對國家的認識都十分表面和膚淺,他們不明白內地的運作,例如組織部和中宣部的工作是什麼,對其他主要政府部門的機制也不清楚。派駐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官員則缺乏外交訓練,恐怕也不未必清楚自己作為經貿處代表的職能是什麼,很多時侯只是舉辦一些活動,缺乏策略性思維。

政務官是香港的重要資產,不可能全盤否定,而是要積極肯定和強化。政務官體制應該有2.0模式。目前這個體制已有數十年沒有改革過,唯一改革可能是福利部分,但是「三年一調」的運作模式依舊。若果此制度不改,香港很難達到良政善治,亦都很難達致習近平主席七一講話的要求。

要開創一個和諧社會,政務官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現在政務官似乎只喜歡和達官貴人、名流商界打交道,對於同其他科學、文化、體育的專業人士接觸興趣不大,也許是因為對自己的升遷沒有幫助。結果導致香港政府目前很多政策與現實脫節。例如,亞洲其他城市,像曼谷、首爾都有一套完備的市集小販政策,唯獨香港沒有,政務官給人的印象是覺得制訂這些政策很麻煩,所以放棄。另一個經典例子是警察「抄牌」(對違例車輛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的程序),由七十年代制定之後就沒有更改過,僅有的變化是現在可以用一個打印機把告票列印出來。

香港的政務官很多時候不是在處理政策的問題,而是處理委員會和公關問題。中低層政務官的培訓又不足夠,缺乏專業知識,難以應付複雜的形勢。創科方面尤其明顯,負責前線的幾位政務官對創科缺乏認知和經驗,只是周旋在委員會會員之間,沒有真正和創科前線戰鬥的業界人士建立一個密切合作關係,從而制定有深度的政策。這是香港目前管治的一個嚴重問題,若果不認真面對和解決,特首的施政只會舉步為艱,只會每年不斷重複以投資幾多千億金額作為政績,不能拿出什麼真正的業績來。

政務官本身亦應該討論自身的優點缺點和未來。如果公務員學院只是針對中低層公務員,作用其實有限。要提升政府管治能力的話,最重要是頂層建築要改革。習主席已經多次提點香港有頂層建築利益固化的問題。若果不去改革政務官體系,利益固化只會繼續存在,施政質素也就沒有可能達成突破性的提升。

作者胡恩威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