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宏觀思考雲巴的應用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近日,特首李家超率領官員及立法會議員到大灣區考察,由比亞迪研發的雲巴成為交流團的一大亮點,回港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更表示會審視雲巴在港的可行性。筆者有幸月前於深圳坪山試坐雲巴,親身體驗以電力驅動的自動車廂,在簡約的高架軌道上前行,能通過窄小街道,的確相當符合香港這個高密度城市使用。現時,坪山雲巴設定為每一列車為4卡車,共有4道門,載客量為280人,即平均每道車門載客量70人;而港鐵市區線列車大約每道車門載客量62.5人。因此,雲巴的載客效率絕不比港鐵市區線遜色,其定位更接近鐵路系統而非巴士系統。

來稿作者:劉兆光

其實雲巴絕非新事物,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9至2020年期間進行了《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環保運輸服務可行性研究》,選出三項環保公共運輸模式, 其中一項就是與雲巴相似的高架自動捷運系統,並建議用以接駁鄰近港鐵站及周邊新發展區。該研究指出,高架捷運好處在於行人與車輛分隔,可減少行車時間,但相對基建的建造成本較高,高架橋亦會對區內造成較大的視覺影響。

筆者認為,雲巴的優勢在於佔地少、造價低、易施工。雲巴特別適合於空間侷限的場境,避開擠塞的路面,有效疏導交通流量。其高架橋的設計更能克服爬坡問題,相當符合山多、高樓密集的香港市區內使用。其簡約的高架設計,更能嚴格控制成本,使項目對比興建重型鐵路更容易符合成本效益,便利打做客量不高但有迫切需要的交通系統。立法會「A4聯盟」楊永杰、梁文廣、張欣宇、林素蔚等議員建議在九龍東使用雲巴,加強油塘至啟德一帶的接駁。筆者支持有關建議,除可加強九龍東區內接駁,更能重啟胎死腹中的啟德輕軌計劃,增強CBD2的吸引力。

李家超日前於大灣區考察期間,試坐「雲巴」。(李家超Facebook圖片)

雲巴不只可用於九龍東

除了在九龍東的應用,筆者更認為雲巴可進一步拓展,於其他依山而建,環境稠密的市區週邊應用,例如葵涌、慈雲山等。此舉有助加強地區接駁之餘,更進一步提升相關地區的發展潛能,更能藉雲巴的特性,避免與現有公交角色重疊。

政府過去於洪水橋、大嶼山、啟德等多區都曾就推動推動綠色運輸系統分別進行研究,但一直只聞樓梯響。筆者認為,要成功發展綠色運輸,不能零碎地考慮各區需求,而要考慮全港整體的情況,選擇一至兩種市區及新發展區均適用的運輸服務。這樣才能營造有足夠規模的市場,吸引私人企業投放資源承辦,建造相關基建及營運路線,配合政府管理及制定有關政策。

運輸及物流局現正進行並預計於2025年發表報告的《交通運輸策略研究》中,僅指會探討在新發展地區引入合適的新公共交通系統,未有包括市區及全港整體考慮。筆者期望,政府能加入雲巴於有關研究,宏觀思考香港綠色公共運輸的發展模式,有助香港成為領先國際的綠色運輸都市。

作者劉兆光是特許測量師及ESG分析師,香港新方向成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