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欄變劏房 地政果斷充公 未解新界土地問題癥結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01》獨家報道元朗錦田一幅鄧氏祖堂地因違規建造劏房而遭充公,雖然整個過程歷時兩年,但地政總署總算做了正確的事情。儘管如此,違規使用新界土地的情況依然多不勝數,經常被指失職的地政總署真要將功補過,絕對是道阻且長。
在未來,新界將是本港發展的重要土地供應來源,故新界的土地問題必須得到梳理;不過,當中的障礙不單包括官員懶政和複雜業權,更難解決的,是貪得無厭的既得利益者。

涉事地段面積達6,000平方呎,屬「鄧振秀祖」。所謂祖堂地,是指新界原居民的集體擁有土地,法律上由一名司理作名義擁有人,負責與政府往來。據《香港01》記者調查,僭建劏房的地段原本是豬欄,改建後住了四、五戶人。按照地政總署的做法,對於違約使用土地的個案,一般會先發警告信,得不到妥善回應的話便會釘契,最後一步才是充公;在今次個案中,當局早在2016年5月發出警告信,要求拆除違規建構物,同年9月對之釘契,而到了今年3月方正式充公。自2014年起,地政總署加強打擊違契建築,至今沒收了26幅地,是次事件格外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該地段是由百多名男丁集體擁有的祖堂地,錦田區議員鄧卓然謂之聞所未聞。

祖堂司理鄧國禧表示,自己管理大量太公地,對涉事地塊的違例詳情不甚了解,計劃隨後出錢贖回。(慈美琳攝)

如前所述,地政總署願意認真執法,當然是好事(另一方面,港人要住在豬欄改建的劏房,一眾高級官員責無旁貸),但在新界,違規使用兼且屢勸不改的是否只有26幅地段,相信大眾心裏有數;更甚者,在某些事情上,地政總署依然洗刷不掉懶政惡名。就以套丁問題為例,新界有不少丁屋屋苑,每幢丁屋外形一式一樣,顯然是集體開發,套丁嫌疑極重,這不是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一句「村民自發聚居」便能解釋得了;而正如本土研究社在《丁不厭詐︰新界套丁研究報告》中所言,負責批核丁屋申請的分區地政處在分割地段、批出丁屋牌照、發出滿意紙和撤銷轉讓限制四個過程中,均未能藉任何行政手段打壓套丁,致令套丁問題嚴重。

違規用地固然要打遏,但政府要善用新界的土地潛力、妥當規劃,關鍵不在於多充公數幅違例使用的土地,而是找出方法理順複雜的新界土地問題。在祖堂地問題方面,雖然法理上政府只須跟司理談判便能處置祖堂地(例如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但這有違新界常規,必然引起司法覆核;早前鄉事派倡議統一徵收農地價格為每平方呎1,000元;若政府得他們之助,當可更容易收回業權複雜的祖堂地(現時新界有約2,000公頃祖堂地),故政府不妨認真考慮他們的建議。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建議,政府的收地價格不應少於每平方呎500元,建議劃一每平方呎1000元。(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除此之外,丁權、棕土等,也是新界土地問題的核心。平情而論,鄉事派屬建制陣營一員,丁權更涉及憲制問題(法院正審理丁權是否《基本法》保障的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政府當然不會輕易與鄉事派全面開戰、「抄家式」動用《收回土地條例》取回大片新界土地。然而,在政治計算之外,政府還須顧及社會整體利益——為官者必應捫心自問,他們的責任是千方百計安撫既得利益者,還是為大眾謀福祉?顧及政治現實是一回事,但那只應是手段,真正的目標,依然是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解決香港民生問題。

多年來,新界一直是香港得以發展的重要土地來源,隨着愈來愈多新界新發展區工程展開,早前特首林鄭月娥亦表示會與新界地區團體加強合作。就此,我們還望那是旨在為全港整體福祉而行的真正合作,而非私相授受的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