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灣區】簡體字廢膠樽遍布香港海灘 跨境水質治理不容再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速推進,過程中既有矛盾,也露出解決問題的曙光,海上垃圾便是一例。有環保團體發布研究,指來自內地的海上垃圾達 38%,較環保署得出的 5% 為高,署方需要釐清市民疑慮,並聯同鄰近城市政府檢討粵港兩地海上污染的通報機制。
廣東省近月發表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當中包括爭取區內聯合推動排污總量控制制度,規劃入海排污口等政策。香港要成為宜居城市,必須加強控制污染,並持續與鄰近城市完善通報機制。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今年8月發起「短命膠運動 — 廢PET飲料容器品牌調查」,收集超過5,200個廢棄膠樽,簡體字品牌高佔66%。(勞敏儀攝)

團體跟環保署調查結果有異 海上垃圾不容忽視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本周日(9 月 2 日)發表報告,指在台灣及香港海岸收集膠樽。在香港,團體收集 1,776 個膠樽,簡體字膠樽佔 38%。團體質疑環保署在 2015 年發布的《香港海上垃圾的源頭及去向調查》,得出只有 5% 垃圾來自內地的比例是過低。

兩個數據有明顯差異,或許牽涉多項因素,最基本的分別是調查時間和季節。環保署的是全年研究,綠惜地球的則是夏季。此外,環保署的五輪實地調查是委託顧問公司進行,調查地點較多,有 36 個,包括沿岸垃圾及漂浮垃圾,收集物品包括發泡膠及膠樽以外的膠製品。與此相較,綠惜地球的調查地點和次數較少,而且以沿岸垃圾為主。因此,能否咬定指環保署的研究低估內地垃圾流入的程度,有商討空間。

即使如此,團體在短時間內收集到為數相當來自內地的膠樽,加上逾半膠樽估計是來自本地 ,值得注意。本地的環境部門不應抵賴,任由情況惡化。其實,內地垃圾和廢料出現香港,早已有之。本地也發生環境事故,有機會影響深圳一帶。

2012年颱風襲港,數以十噸計的聚丙烯膠粒並隨沖上沙灘。去年8月逾百噸棕櫚油污染物由內地水域飄到本地泳灘。除了突發案例,2016年有內地船在距離大嶼山 40 公里的海面非法傾倒垃圾,涉嫌違法船隻和人員其後被扣押,但海洋生態受損則難以挽回。反過來說,近日被揭新界西堆填區排出垃圾汁,污染深圳灣,港府有沒有通報深圳市政府,實成疑問。

香港的海洋垃圾問題嚴重。(資料圖片)
+3

粵港通報合作機制失效 盼提升層次能改善

粵港雙方一直設有合作聯席會議,另外於 2016 年 10 月成立「粵港海洋環境管理專題小組」,包括在 2017 年 5 月起開始試行通報警示系統,實時監控香港和廣東省 13 個城市的雨量數據和預測粵港兩地可能出現大量海上垃圾的地區。

通報失誤、出現違法事件,或許反映相關的機制和框架協議,缺乏法律約束力,能否執行視乎雙方官員有多重視對方和有多大決心。在洩漏棕櫚油一事,粵方在事發後兩天後才通報香港,港人當時無不質疑警示成效。即使粵方有信心自行清理污染物,但若能更早告知港方,港方也可派員監察,在必要時幫忙阻隔及收集油污。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署

今年七月,廣東省發布《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 – 2020 年)》,除了繼續建立防治、協調機制,推動海上垃圾源頭治理和監測,以及上段提及的通報及預警機制等外,還推動大灣區建立排污總量控制制度,規劃入海排污口,限制濫用海洋資源,以及大幅減少陸地污染物排放等。方案也提出,重點整治水質惡劣的珠江口、深圳灣、大亞灣等水域。

可以預期,保護廣東沿岸海水水質的政策目標,又再提高一個層次。當中的減排目標,要求各城市更密切的合作。期望提升政策層級能加強政策落實的執行力,更要由廢物的陸地沿頭做起。

合作貴乎互信 共同建設宜居城市

據政府早前交給立法會的文件,兩地政府正在確立 2020 年空氣減排目標,並預料於今年年底完成。討論海上排污總量控制時,港府也許可以參考空氣減排的經驗。那邊廂,合作未必基於對等關係。在談判東江水定價及用量上,港府一直處於劣勢,要向粵方高價購水。究竟港府負責的海上減排總量會否過份嚴苛,若果當中涉及跨境設施建設,香港出資比例是否合理,港府需要適時交代,以息疑慮。港府需要據理力爭,達致互利共贏,着重保護海水和近岸生態的目標,真正實現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