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後來居上 香港應不卑不亢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記着我說的吧,你們這一剎那站着的土地(深圳),就是這一點,分寸不差,有朝一日會成為整個地球的經濟中心……30年前我推斷上海的經濟將超越香港,今天我推斷深圳一帶將超越上海。困難重重,沙石多,但假以時日,我應該對。」近年長居內地、極具爭議的經濟學家張五常早前出席「大灣區與深圳的未來」高峰論壇時,說出這番豪言壯語。
香港人對此百感交集:有人不知時移世易,繼續嘲諷深圳靠「山寨」起家;也有人客觀地讚嘆深圳發展一日千里,對這個「後起之秀」可能超越自己而深感焦慮。深圳過往4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未來相信還會更上一層樓,那麼生活在「強鄰」旁邊的香港人,該如何自處?我們認為,港府和市民既不應自卑,亦不應自大,不卑不亢便可。

早在《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前,深港兩地的聯繫已相當頻繁。好些港人身體力行,選擇在當地置業、生活或工作,也有港青喜歡在周末北上消費玩樂,原因在於深圳物價比較低廉,而環境衛生也遠較以往為佳。縱使張五常那句「(深圳將成為)整個地球的經濟中心」太過誇張,但整體而言,深圳確實不再是吳下阿蒙,它在創新領域的表現尤其值得香港學習。

然而,事情總有兩面。深圳GDP在去年超越香港,達到2.422萬億元人民幣(約2.871萬億港元),成為大灣區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致使中港不少人認為,「香港快將完蛋」。事實卻是:深圳人口多達1,253萬(而且還在高速增長),遠多於香港的739萬,前者的經濟總量自然較後者為大,如果計算人均GDP,深圳要趕上香港還須一段較長時間。同樣地,去年深圳月入中位數只有人民幣5,069(港幣約5,918元),低於香港去年的17,500元,兩地差距相當明顯。

衡量城市表現的指標很多,用這個指標,會得出港優深劣的結論;用那個指標,結論卻截然不同。兩地執政者和民眾與其沉迷這種意義不大的數字遊戲,倒不如分別確認自身有何優勢,以及如何通過互相協作,造福民眾。

01觀點」曾提出「深港同城化」的概念,但意思並非兩城「合二為一」,而是在於突破城市間的行政分割和保護主義,促進在經濟、社會、城市空間等方面的規劃和協作,構建聯合大都會圈,並透過創新、修改制度,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提升經濟效率。事實上,香港目前受制於產業單一、支柱產業競爭力下降兩大問題,但在金融、航運、專業服務等領域,仍具備較大優勢。港府理應在保持「一國兩制」的原則下,爭取把制度差異轉化為競爭力,減低兩地區隔,促使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自由流動,借助深圳在創科和製造上的能力,推動香港經濟結構轉型。

一方面,香港人不應妄自尊大,以為旁邊的深圳仍是個假貨充斥的三流城市;另一方面,香港人不應妄自菲薄,以為自己無法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將會徹底被深圳取代。只要不卑不亢,擺正心態,香港仍有再創高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