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官「劉江華化」已成風土病 重建認受性刻不容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打開香港一眾主要官員名錄,「三司」張建宗、陳茂波、鄭若驊,面目一個比一個模糊,可謂回歸以來僅見;「十三局」如劉江華、楊偉雄、羅致光、李家超和陳帆等,不是存在感甚低,就是「金句王」或錄音機。現屆執政班子管治無能的問題早已存在,只是過去多次重大政策爭議均由特首林鄭月娥「包底」,例如在調高長者綜援年齡一役中,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冥頑不靈,連用以補鑊的「就業支援補助金」亦是由林鄭主導及宣布推出。
但當近期連林鄭都遭到《逃犯條例》修訂風暴「重擊」後,整個政府團隊就彷彿進入無人駕駛狀態,陷入管治危機。這時市民才突然發現,連理論上作為港府二把手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都長期隱身幕後,「無為而治」,更遑論陳茂波、鄭若驊和李家超之徒。環顧政壇袞袞諸公,竟無一人是棟樑之才。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李澤彤攝)

在一個號稱「行政主導」的香港政府,主要問責官員竟競相神隱,實在是香港一大奇觀。若論開此風氣之先者,則不得不提可能已被很多市民遺忘,但實際上仍然在位,現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的劉江華。劉氏作為政壇著名的「變色龍」(初入政壇時是港同盟成員,後轉投民建聯),在2012年參加立法會選舉以19萬票大比數落選之後,竟獲時任特首梁振英委任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加入成為特區政府的管治班子,狠狠摑了選民一記耳光。
 
所謂「副局長」,其設置原意是包括有系統地補充香港政治人才,不過當初港府延攬劉江華,卻更似是酬庸失意政客。在2014年香港就政策發展展開重大爭議期間,劉氏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特首辦主任邱騰華,與五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的代表,共同就普選行政長官的政改議題進行辯論。值此歷史時刻,劉氏有幸作為五名政府代表之一員,本應盡展所長,出謀獻策,但他卻寧可成為全程唯一一名保持沉默者,不能贊一詞,誠為異數。

佔領期間,雙學三子曾經與袁國強在內的政改三人組進行破天荒對話,直播鏡頭之外,未料是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未有發言,改圖被網民瘋傳。(政府新聞處圖片)

雖然如此,劉江華的仕途還是步步高陞,在2015年7月接替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可謂「無災無難到公卿」。不過,劉氏個人的政壇奇異旅程,卻似乎啟發了其他政府高官,告訴他們做事不必「太打得」,存在感愈淡薄愈好;而香港政府似乎也頗欣賞「劉江華化」的官員,於是現屆政府出現歷年數一數二「透明」的政務司司長,過去頗具個人政治特色的作風,不復再有。更遑論號稱「理財新哲學」的陳茂波,上任至今只交出多份充斥陳腔濫調的《財政預算案》;而捲入多宗醜聞的鄭若驊,更是只能低調再低調。
 
當整個政府只剩下一個林鄭月娥,其餘問責高官均是「劉江華們」,香港政府已陷入無從管治的死亡漩渦。一旦連林鄭都倒下,香港政府恍如停擺,行政會議兩連休,高官只識偏聽偏信,在集思會圍爐取暖,實令人搖頭嘆息。當舉目皆是尸位素餐之徒,實行佛系治港——不回應、不露面、不開會——要以如此處事應變能力,欲得一個善治和諧的香港,無異於緣木求魚。香港政府必須痛定思痛,大刀闊斧真正吸納賢才,強政勵治,甚至重啟政改,方可望重建管治的認受性。當然,即使實現普選,香港更大的挑戰還在於實現經濟民生的真正民主,真正建設成一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公義均富,服務多數而非少數人的城市。如此,香港才有望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