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的葉劉淑儀竟用名牌為香港治傷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6月以來的反修例風波一直持續,不僅波及社會各界,也令原本隱藏在平靜表面下的社會問題暴露無遺。對此,市民特別是小商戶自是翹首以待,希望政府有什麼招數打破目前的困境。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開出的藥方竟是名店大減價,實在令人驚訝,她多年以來一直是帶着怎樣的心態及識見去期盼特首之位。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三(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不如人意,但這樣一份派糖性質、缺乏根本改革的《施政報告》,卻獲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力挺,認為特首此次在困難環境下完成《施政報告》「難能可貴」。這評價似乎沒有考慮到這環境可以說正是林鄭一手造成,那麼收拾殘局自然是其應為之事。這樣的誇獎也忽略了制定社會政策、明晰改革方向、發表《施政報告》是一名特首的基本職務,完成份內基本工作難道不是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嗎?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市建局將有新任務。(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近乎零的施政視野

更何況,林鄭對於香港狀況給出的答卷實在是乏善可陳。不管是在教育、扶貧抑或是交通等民生問題上,施政報告主要依賴津貼、派錢措施,而缺乏更系統、深入地結構改革,根本不可能徹底解決問題。比如交通問題上,提高交通補助、新建的隧道免收費等都只是一時之策,沒有解決城市規劃上居職分離,車輛過多等導致交通擠塞的根本問題。而即便在此份《施政報告》的重頭戲——房屋和土地議題,棕地收回力度也是不足,在經濟下行週期放寬首置按保,有如暴力托市。正如我們早前指出,此次的施政報告是「沒有政策、只識派糖的『津貼主義』」。交出這樣一份難以合格的功課,葉劉竟稱之為「難能可貴」,實在是盛名之下難副其實。

形容此份施政報告「難能可貴」,也許就是葉劉淑儀的一貫水平。作為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葉劉對於香港社會所存在的結構問題其實難辭其咎。她對《施政報告》的看法也僅是反映有市民擔心公共設施,如行人路、公共天橋的維修管理問題,擔心津貼派糖計畫會令政府入不敷出,憂慮屯門南延線解決不了西鐵擠逼問題等。由此可見她雖擁有多年資深公務員經驗,並為行會成員及一黨之首,但根本沒有足夠的高度看出經濟及社會結構問題。

「得啖笑」的經濟政策

寶貴的建言已經不多,更甚者是周四(24日)葉劉為了振興香港經濟所提出的「鴻圖大計」,更是令不少市民啼笑皆非。葉劉先是質疑目前政府推出的三輪支援企業措施過於「擠牙膏」,未必能起到確實的促進經濟作用。面對不少企業結業的困境,葉劉結合自己平日最喜歡「巡舖」的經驗,建議政府呼籲香港名店及各大商場一起大減價,鼓勵旅客來港消費,同時治療市民的創傷。顯然,葉劉對於經濟學理論中的口紅效應並不是相當了解:當經濟下行時,消費者其實寧願購買成本較低的奢侈品如唇膏,而非昂貴的皮草。葉劉的名店打折建議聽起來充滿創意,但對於正處於經濟下行期的香港來說有否幫助?

其次,正處於「收成期」的葉劉似乎忽略了林鄭口中在社會無位置(no stake in the society)的社會大眾。今年度第二季「打工仔」收入中位數僅為18,700元,加上樓價高企及高物價,名店打折的建議是否真的惠及普羅大眾,還是葉劉為自己爭取了一次大減價?更何況香港的經濟問題不是這樣減價促銷便能解決,而需要產業轉型,以為一個名牌手袋就可以治療市民的創傷,葉劉要麼是過於離地,要麼是太小看了香港的需要。

從履歷來說,葉劉淑儀的確亮麗。AO出身的她無異是政治精英,曾任問責局長及經過立法會直選洗禮,更曾在2012年及2017年嘗試競逐特首選舉。但是凡曾經招聘的人都知道,履歷根本不代表什麼。而從葉劉身上,我們反而看到傳統AO精英的種種局限,包括不懂得從宏觀角度為香港的結構問題把脈,只懂派津貼、促名店減價。社會常常戲稱這名林鄭的「姐姐」仍然希望一圓特首之夢,對此我們只能借用一句流行之話來說:「不了」。

為政為民,林鄭月娥、葉劉淑儀也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或其他高官也好,他們都已經離普羅大眾太遠,以致說出離地萬丈的話,一次又一次辜負香港社會的期望。任何一位有心為香港服務的從政者均不能再拘泥於自我「菁英」的小圈子,應該踏踏實實走進社區,了解香港真正的結構問題,才能真正為這個已千瘡百孔的城市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