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陷困局 港區人大去了哪?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區人大代表張俊勇接受《香港01》訪問,指政府可應社會訴求,在事件平息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建議特首大刀闊斧作政治改革,方能徹底解決社會矛盾。張俊勇的建議固然值得林鄭月娥三思,惟港區人大代表除了充當「塘邊鶴」外,又有否盡其責任,利用一己影響力,助香港找出理性可行的解決方案?

城大校董兼港區人大張俊勇在訪問中,批評示威者的行為過火,並支持警隊嚴正執法,以盡快止暴制亂。對於社會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強烈訴求,他認為林鄭月娥可更積極回應,如承諾在止暴制亂、且不影響司法程序的條件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整場風波,當中包括政府管治、示威背後資金或組織,以至警方執法等問題,認為此舉有助緩和社會情緒。他更質疑「為何這麼簡單(政府)也不肯承擔?」另外,他還認為修例風波並非單由房屋、青年問題等引起,指出政改亦是社會深層次矛盾所在,倡議林鄭應勇於向中央表示改革政治制度,予青年人希望。

張俊勇認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整場風波,當中包括政府管治、示威背後資金或組織,以至警方執法等問題,有助緩和社會情緒。(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化解困局須多管齊下

毋庸置疑,社會各界已清晰表明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訴求,政府若要取得社會主流之認同,根本不能對此視而不見;林鄭以監警會完成調查後再作打算,也會令人覺得只是「拖字訣」。張俊勇跳出政府的主旋律,對獨立調查委員會甚至重啟政改持開放態度,值得肯定。

然而,在政府民望破產、社會秩序徹底崩潰之時,政治人物出來指指點點是何等容易之事。正如立法會議員石禮謙近日為地產商護航,將矛盾直指特首林鄭月娥,有如落井下石,身為港區人大代表的張俊勇其實也相類似。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作為廣泛建制陣營之一員,而且承擔公職,對香港如今之困局不可能完全推卸責任。

以港區人大為例,他們一方面是特首選委,有票選出行政長官,另一方面可參與全國人大會議,制度上擠身中國最高權力機關。八月初社會出現「三罷」後,中聯辦就急召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常委到深圳參加香港局勢座談會,可見港區人大代表具與中央直接溝通的渠道,甚至有一定影響力。若然他們果真明白社會民情,對解決困局有真知灼見,其實早應向特首甚至中央政府反映意見,為香港謀求出路。

林鄭以監警會完成調查後再作打算,也會令人覺得只是「拖字訣」。(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港區人大未能掌握民情

一直以來,不少港區人大均以傳遞北京訊息為己任,例如人大常委譚耀宗便被視為能反映北京取態的其中一人。然而,人大代表在中央與特區之間的工作不應為單向,而是雙向。他們同時要掌握社會民情,向中央準確地反映和傳遞香港問題。如今香港陷入這風雨飄搖、劍弩拔張的局勢下,難道諸位港區人大又真的克盡己任、問心無愧?

誠然,港區人大代表中也有較務實的如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早已提醒政府在修例時應從長計議,及至示威全面爆發後,他亦建議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及重啟政改。惟其餘大部分的港區人大代表,似乎仍未掌握社會民怨所在,以至建言有限。港區人大代表吳亮星在反修例之時,便以為只要增設記者會時段,便能將原方案硬闖;吳秋北、陳智思及葉國謙等人,至今仍否定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重要性,忽視目前制度的缺失與回應社會訴求的壓切性。葉國謙甚至揚言普選為「百分之一百零一」 不可能,顯然連為此棘手問題爭取協妥空間之心也沒有。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建議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及重啟政改。(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社會目前已陷入一片暴力,特首林鄭月娥無疑須拿出魄力,盡快令香港重返正軌,但要真正做到這點,她須消弭社會怨氣,並展開深度改革。至於其他社會賢達和政治領袖,與其徒高呼「止暴制亂」,或將責任全盤推向林鄭政府,倒不如反思在其位置發揮影響力,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