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國3月數據為經濟打下一支強心針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3月31日)中國公布了3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0,不單止重回擴張區域,亦大幅高於市場預計的44.4至45。3月是中國走出疫情後有序復工後的第一個月,故此3月PMI亦自然成為中國復工成效的指標,備受各界所關注。PMI做好,雖然未能完全樂觀,但至少打破了外界對中國復工的各種猜疑。

經濟挑戰縱使大 「無工可復」論卻被打面

3月PMI錄得52重上擴張區域,不能就此認為中國經濟馬上回復「常態」。3月大幅反彈的其中一個理由是2月的基數太低所致。而且,正如國家統計局指出,經濟仍面臨重大挑戰,PMI至少要保持在擴張區域連續3個月才能代表中國製造業真的回暖。可以說,不應因此而對經濟過度樂觀。

尤其是在3月歐美疫情大爆發後,國外需求急降,中國很多外貿企業訂單被取消或是減少,引致了市場上有一種「無工可復」的講法。在外貿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部分以出口為主的商戶的確面臨挑戰。從細項數據上,3月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4%,雖有反彈,但明顯比整體PMI要低,仍未回到擴張區域。

美疫情大爆發後,國外需求急降,中國很多外貿企業訂單被取消或是減少,引致了市場上有一種「無工可復」的講法。(新華社)

然而,PMI強力回升無疑是對當下疲弱的市場信心的一支強心針。PMI數據反映了縱使出口面臨挑戰,仍不足以完全擊倒整體表現。這除了是過去中國一直減少依賴貿易順差的成果,其實也反映了中國工業的產能轉換的速度足以應對新冠疫情所造成全球需求供應劇烈改變。過去一個月,中國大量產能轉換成為製造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緩解了其他需求下降帶來的衝擊。

中國工業改變速度超越西方常識

除此之外,3月PMI大幅高於市場預測之外,亦反映了中國製造業的強韌,顯示其應付大型危機的能力。早在上月,市場已對中國PMI數值大幅預計錯誤。市場對2月製造業PMI預估中值為46,但官方數據為35.7,出現斷崖式下跌。無論是2月和3月的製造業數據,都大失市場預期,其實反映了中國工業的行情為了應對疫情可以做出的變化和調整能力,遠超出一般的常識範圍。

從1月底至2月間,內地幾乎處於完全封鎖的狀態,尤其是新年假期後為了有效阻止病毒傳播而果斷繼續不復工。在這樣史無前例的封鎖期間,內地幾乎所有經濟活動都陷入停頓,其經濟數據大幅變差其實是預料之內。以華爾街為首的市場雖然都知道數據會有所下降,但仍然預估2月的PMI為46,只比1月的50低4點。預測失準的很大原因是,市場從未見識過工業可以為了公共突發事件而在一個月之間突然停頓下來。

同樣地,市場亦一早預估中國的3月的PMI會有一定回升,但卻未有想像到能以如此速度回升,故此又再次失準。這其實亦反映了中國在2月底開始「有序復工」的能力和速度,都是遠超於市場常識的。從這兩個月偏離市場預測的數據可見,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工業在面對危機時所能發揮的改變和彈性都是超越一般常識的量度。另一方面也證實當初中國果斷地實施極嚴格的防疫政策發揮了「長痛不如短痛」的成效。對比起來,西方不少國家對如何抗疫一直拖泥帶水,未能果斷行事,反而可能令經濟受到更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