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建制派提議在內地建立「香港新社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政協召開在即,繼民建聯提議在內地建立「香港城」後,工聯會亦主張中央政府在大灣區城市撥出土地,建立由香港管轄、實施香港法律的「新社區」。兩大建制政黨的目的是解決本地住屋困局,出發點無可非議,但正如《香港01》多番批評,有關建議不必要地加重內地負擔,還會增加港府在解決深層次結構矛盾上的惰性,因此並不可取。

民建聯和工聯會的建議在細節上有些不同,但邏輯別無二致:民建聯提議在珠海市桂山島及港珠澳大橋珠海段南側指定水域填海建造「香港城」,屆時每處可至少提供1,000公頃未發展用地;工聯會則提議在深圳、中山、珠海、惠州等地建立「新社區」,首階段面積為30平方公里,供60萬人居住。

兩黨的提議背後有一個假設:香港欠缺土地,須要「向外發展」。這種想法是有問題的。無可否認,香港確實存在公屋供應不足、私人樓價飆升、中產居住質素下降等問題,但為什麼不是香港自行解決,而是叫內地城市去幫香港處理?事實上,內地城市也有自己的社會問題,它們的資源應當用來照顧當地人的需要,沒必要為香港操心。

難道香港不能解決問題?

撫心自問,香港真的無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後,民建聯和工聯會曾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證明它們相信香港有潛在土地可以利用。事實上,《香港01》不止一次提出,香港並非沒有土地,只是一直被閒置──單是四大地產商便擁有超過1,000公頃農地,更不用說粉嶺高爾夫球場、「棕地」這些。有見及此,民建聯和工聯會與其要求鄰近城市撥地,倒不如在香港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解決自身問題。

香港政府、建制派就是有太多藉口,覺得在地產商、鄉事派等既得利益勢力阻撓下寸步難行。我們要問,政府當年願意為迪士尼樂園、數碼港開闢土地,為何卻在解決住屋這個攸關民生的問題上尋找藉口?歸根究柢,這是決心和魄力的問題。民建聯、工聯會是政府的盟友,在行政會議和立法局擁有議席,絕對有責任敦促政府履行改善民生的責任。如果它們繼續推動「香港城」、「香港新社區」之類的議程,把香港的問題「外判」給內地,實際上會麻痺港府,令後者延緩對本地深層次結構問題的處理。這既自私,而且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