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步入新時代 產業政策不可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各先進大國都加強自身半導體供應鏈。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半導體行業的會議中強調中國正在加強相關供應鏈的投資,中國與世界各國都沒有在等,美國也不能等,必須盡快加多對行業的投資。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也表示政府為了應對供應鏈緊張將加大投資。「政府對特定行業加大投資」這種做法近來愈來愈常見於西方國家的發展策略中,過去數十年主宰西方經濟思想的新自由主義很明顯正漸漸出現變化。

由政府主導經濟發展,與近數十年新自由主義提倡的「小政府,大市場」概念格格不入,反而與二戰後流行的凱恩斯主義更相近。而且,西方雖然長期由政府相關主導軍工直接的行業發展,但卻鮮有由政府直接投入於其他行業,較少見是由政府制定全國發展策略,對特定行業進行投資。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12日在華盛頓白宮羅斯福室(Roosevelt Room)出席半導體視像峰會。(Reuters)

這些產業政策聽起來都是過往西方政府不認同中國政府的行為。西方政府以往指責中國行業補貼,計劃經濟扭曲市場需要等。例如在半導體發展上,在中美全面陷入角力之前,中國已經有「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加強未來中國在高科技製造業的能力,當中自然包括半導體業。在中美全面角力之後,尤其是華為等企業遭美制裁,中國政府更意識到半導體將是「卡脖子」的問題,決心全力發展國產半導體供應鏈,以擺脫西方國家的控制。

拜登上月底致電英國首相約翰遜時,也提到民主國家需要組建另一個「一帶一路」以對抗中國。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往批評中國的「一帶一路」是財務陷阱,現在提出「民主國家一帶一路」之說,也是變相承認中國的「一帶一路」有正面意義。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

政府加大投資並非中國專利,但美國等西方國家如今改變做法,也很難否認是參考了中國的發展經驗。這反映了近年西方由以往各種形式的「中國崩潰論」,到重新認識中國發展方式,並對其作出一定程度的認同。

提出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對抗的「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國歷史學家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在網上出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的活動時,就表示他們那一代對中國的印象是落後的、貧窮的,但現實是「中國追隨美國的步伐、聽從美國的指導、加入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他也提出,拜登的新基建計劃就像是「美國版的中國製造2025」。艾利森不單是學者,也曾任克林頓政府的助理國防部長,不少學生、同事都都出仕於拜登政府,可見其說法反映了美國政府內的一些觀點。

艾利森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舉行線上對話,討論新時期中美關係。(CCG供圖)

世界正步入急速轉變的新時代,但這也不是全世界都要仿傚中國的時代,因為每個國家地區都有一些獨特的長處和問題。以為存在一套世界通行的所謂「普世」發展路徑,正是過去數十年美國所犯的錯誤。每個地區的發展都必須建基於對現實客觀的認識,不受意識形態主導,勇於求變革、再吸取和消化他者的成功經驗,而非囫圇吞棗式的照搬。美國正努力嘗試面對變革,但香港又是否準備好進行切合自身的經濟大變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