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龕例】骨灰暫存要電子拜祭  私營龕場發牌難有原因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自《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生效,連帶問題屢掀關注。除了被批評發牌數目太少、程序太慢,近日有個案指,與龕場就骨灰暫存的問題未能達成共識,龕場因「商業決定」,擔心影響發牌而拒讓先人骨灰放入已購買多年的龕位內;個案中,家屬寧願將骨灰放於家中,也不願使用食環署轄下的骨灰暫存服務,原來全因要「電子拜祭」?

現時只有位於屯門楊青路的思親公園獲批首個龕場牌照。(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委員會網頁截圖)

《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自2017年6月生效,根據私營骨灰安置所資料,至今收到的指明文書申請共有164個,現時只有位於屯門楊青路的思親公園獲批首個龕場牌照。有意見認為,政府審批牌照的過程太慢,令家屬要另花開支暫存先人骨灰,亦令正式「上位」遙遙無期。

在部分骨灰暫存服務下,市民要拜祭會使用電子悼念設施。(資料圖片)

其實,食環署有提供骨灰暫存設施作過渡安排。根據食環署資料,現時共有約28,000個骨灰暫存位,分別設於葵涌火葬場、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三期和第五期,以及哥連臣角火葬場和香港墳場的空置員工宿舍。當中,葵涌火葬場(可提供10,080個骨灰袋暫存位)及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三期(可提供5,040個骨灰甕暫存位)的暫存設施已開放,截至2019年2月底,葵涌火葬場的骨灰暫存設施共存放了約1,100個骨灰袋,而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的骨灰暫存設施則存放了約2,500個骨灰甕。

如市民要拜祭先人,可以使用有關骨灰暫存設施附近靈灰安置所內的現有設施進行拜祭。此外,使用葵涌火葬場骨灰暫存設施的人士亦可使用在新葵涌紀念花園旁的電子悼念設施,在先人專頁留言表達對先人的悼念。

食環署有提供骨灰暫存設施作過渡安排。(資料圖片)

雖然立例後,似是有各種問題逐漸浮現,但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過往欠缺規管,私營骨灰龕場出現很多糾紛問題,因此組織一直推動立例,亦認為政府審批程序和要求的文件必須嚴謹。他認為,如今發牌緩慢,主要責任不在政府,而在於很多龕場遲遲沒有遞交所需文件,「理論上立例後寬限期係9個月,各龕場就好應該喺呢段時間交齊,但政府就係冇規定,令消費者都不知所措。」

謝世傑指,政府審批發牌也有改善空間。(資料圖片)

謝又指,以他所知,骨灰暫存設施並非大眾認為的「不可拜祭」,但在條件所限下,家屬只可透過「視像式」見到先人骨灰,不可拿取實物,而情況與一般長生殿路邊拜祭相似,他認為,兩者同樣只屬過渡式,希望大家都會理解和將就。此外,他認為除要為龕場設限期,政府審批發牌也有改善空間,「現時政府話會處理啲機會唔高嘅申請先,譬如一啲多層大廈內嘅場地,其實都可以先審批一啲『表一』(符合土地用途等規格的)龕場,資料齊全大機會啲嘅。可以批到畀合資格場地,令市場有供應,咁其他場地為免輸蝕,都會盡快交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