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放寬傷殘車位停泊資格 殘疾、健全者8人爭1車位

撰文:黃景洪
出版:更新:

截至2020年8月,香港合共有447個路邊殘疾車位,並准許持有「傷殘人士泊車許可證」(藍證)的殘疾司機停泊。惟運輸署日前宣布,將在明日(29日)起逐步開放路邊殘疾泊位,予持有「司機接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泊車證明書」(灰證)的人士使用,在車位不變的情況下,使用者的數目卻頓時大增一倍。香港傷殘青年協會今(28日)召開記者會反對署方的決定,表示新措施將令原本已一位難求的殘疾車位更加緊張,嚴重影響傷殘駕駛者的日常出行,敦促政府收緊灰證批發條件,同時增加車位比例。

運輸署日前宣布,將逐步開放路邊殘疾泊位予持有「司機接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泊車證明書」(灰證)的人士使用。(政府新聞稿截圖)

香港傷殘青年協會轄下的傷青駕駛會,在今年1月接獲大量會員投訴,指全港各地的路邊殘疾人士泊車位正陸續換上可供「傷殘人士泊車許可證」(藍證)及「司機接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泊車證明書」(灰證)使用的標誌,令他們搵位泊車的難度大增。截止去年8月,香港合共有447個路邊殘疾車位,並有1,811名傷殘人士持有藍證,若加上放寬後限制後的1,779張灰證,駕駛者以及殘疾車位的比例,恐將由以往的一比四,大幅上升至一比八,令搵位難上加難。

香港復康聯會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嚴楚碧(右)認為,殘疾車位短缺到「要有僥倖心態先泊到車」。(新聞發布會截圖)

殘疾車位無可取替

香港復康聯會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嚴楚碧提到,自己身為殘疾人士,在駕車外出時曾遇過非常多挑戰。「港九新界都係得400幾個車位,搵車位真係好困難」、「要有僥倖心態先泊到車位,仲唔好講泊到好遠仲要推」。

以馬鞍山區為例,一個超過20萬人口的新市鎮,由政府提供的路邊殘疾車位卻只有5個,遠遠追不上殘疾駕駛者的需求,在靠近大水坑村的公共停車場,就只提供一個殘疾車位,並已換上新款告示,容許持有灰證人士使用。對一個殘疾人士而言,能找到一個正常車位停泊,左右兩邊的空間亦未必夠放下輪椅,就算能勉強打開車門,也生怕刮花隔壁的車輛;相比之下,殘疾車位的空間比較充分,有足夠空間供殘疾人士上落,確實有一定需要,她期望一般市民能明白殘疾駕駛者的難處。

+1

促政府提高車位比例

傷青駕駛會主席黃健雄指,當局倉促開放車位限制,恐怕令傷殘人士司機「生活、社交以及上班搵食都有問題」。而殘疾人士作為最重要的持份者,當局在公佈措施前卻未有諮詢他們的意見,他敦促政府詳細交代開放的理據。

黃健雄續指,灰證的申請程序寬鬆,只要能提供由註冊醫生、註冊護士、校長或物理治療師所發出的證明文件,加上被接載者的身分證明文件就能申請;健全人士濫泊殘疾車位的事件時有聽聞,他擔憂在放寬限制後,車位數目並沒因此而增加,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殘疾駕駛者需花更多時間才能找到車位停泊。

傷青駕駛會主席黃健雄指,灰證得審批較藍證寬鬆得多,他期望當局能收緊準則。(黃景洪攝)

此外,黃健雄認為執法機構在執行層面上,難以證明停泊在殘疾車位的灰證車輛曾否接載過傷殘人士,「執法困難,因為好難以證實」,極大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濫泊情況。他敦促當局嚴格收緊灰證批發條件,並承諾增加殘疾人士泊車位,維持相對合理的駕駛者及車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