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布行街 行業式微疫下雙打擊  店主:日賺一百已好好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深水埗近年有不少「文青店」進駐,但近日因疫情被劃出「指定區域」,區內人流大減。曾幾何時區內是紡織業重地,由於工廠搬回內地而漸變式微,加上疫情衝擊,區內一間老字號線繩廠近日宣告結業,反映行業正處寒冬。有區內經營30年的繩帶店東稱由昔日每天有數十萬元生意額,到現時「有一百蚊已經好好」,慨嘆整條街生意難做,無謂再想當年「麻木晒啦,人生就係咁有上有落,唔可以猛咁懷念以前嘅好。」

+1

深水埗於七十至九十年代是紡織業批發重鎮,區內除了提供布匹批發,皮革、線、繩、鈕扣等配件的店舖比比皆是,在汝州街一個巷內開設繩帶店逾30年的東主陳先生便是其中一名經歷行業興衰的見證人。

小巷店仔高峰期聘請十多名員工

「以前梗係忙,未搬上大陸時真係好好,有啲行家都講,以前唔使點樣搏,每個月都可以搵到一架寶馬。」陳先生指,該店一直以來主要做繩、背囊帶等各式各樣的配件,過去香港紡織業興盛,公司在此處訂貨,他們接單後,會將東西運到內地再出口,最興旺的時候,中午12時叫飯,一直忙碌到至下午3時才有空吃飯。別看他店舖小小,原來小巷內高峰時期都有十名員工,傳真機、電話響個不停,一個月有至少數十萬生意,他亦靠此養大了三名子女。

陳先生更曾聽聞有數間配件店打算「夾埋幾間搞上市」,惟最後因遇上金融風暴而作罷。紡織用品店風光一時,然而紡織業九十年代起由高峰滑落,本地工廠全搬至內地生產,生意每況愈下,去年更迎來長達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是雙重打擊,政府早前在區內劃出強制檢疫範圍,該處一帶的人煙就更加稀少。

「如果你有同事好得閒,可以搵佢朝早坐到夜晚,睇下有幾多個客人嚟。」陳先生笑說。

店東:半退休不奢求生意額

他坦言,如果一天內有一百元生意,已是「好好生意」,「𠵱幾條街,對面就做咗車房,隔離嗰間(服裝物料店)以前一個禮拜有兩個貨櫃嚟,啲貨多到嚇人,但𠵱家都執咗笠。」

不幸的事件一宗接一宗,鴨寮街開業逾40餘年的老字號店「永發線繩廠有限公司」,早前在門店貼出光榮結業告示,表示做至今月底將會結束生意,記者今日到來已是「摸門釘」,老店已關門大吉。

陳先生形容,即使倖存下來的服務物料店舖均是「吊鹽水」,以他為例,每日仍舊開店,但已是「半退休」狀態,平日在店內和朋友「傾下偈」,不求生意額,「仲要求乜嘢,仔女都大個晒,時代唔同咗,唔到我哋諗有咩打算啦。」廖廖數語,道盡時不予我的唏噓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