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斥1.7億建灣仔康健中心 民間團體促增設中醫及牙科服務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立法會財委會在上周五(29日)通過約1.68億撥款,在加路連山道用地興建灣仔地區康健中心(下稱中心)。中心將用於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等服務,灣仔地區康健中心除在加路連山道的主中心外,亦會在區內設立三個防屬中心,佔地約1,000平方米,並由中標發展商負責興建。惟灣仔地區康健中心事宜一直未有在今屆區議會中作出任何討論和諮詢。
今日(4日)在社區建設及房屋事務委員會中,討論中心相關細節。區議員認為相關部門應就中心事宜多與區議會和民間團體溝通,以助中心發展,而民間團體和社福組織則關注中心能否納入精神、牙科和中醫服務。

今日多名區議員均希望了解更多灣仔地區康健中心的詳細安排,他們普遍對中心日後的安排、營運和所提供的服務等較關注。此外,列席的民間團體和社福組織則就中心未來的服務對象和資訊傳遞方面作出查詢。

會中多名區議員均對灣仔地區康健中心的詳細安排作出查詢。(曾鳳婷攝)

民間團體希望中心能納入精神、牙科和中醫服務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代表趙漢文指出,雖然灣仔有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但精神病患者除了需要精神上的治療外,亦較容易患上其他慢性疾病。他解釋,病患的治療藥物會導致其他疾病如高血壓,故對希望日後中心能把這些服務包括在內,照顧患者的需要。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代表吳衛東建議中心應提供牙科和精神服務,不應只為市民作出基本健康檢查。聖雅各福群會代表馮啟民則指出,由於灣仔流動人口眾多,中心要考慮是否同時能向在區內工作人士提供服務,以便利更多市民。

團體不滿中心宣傳不足

關注葵青健康健中心民間連線林紹敏認為,過往葵青健康健中心的宣傳不足,建議日後康健中心應加入簡易圖文及手語等方便聽障人士及長者接收資訊。她亦建議中心能加入中醫服務如針灸和推拿,幫助更多不同需要的患者。

關注葵青健康健中心民間連線林紹敏認為,過往葵青健康健中心的宣傳不足,建議日後康健中心應加入簡易圖文及手語等方便聽障人士及長者接收資訊。(資料圖片)

醫護行者代表黎俊健則不滿中心設立的地點。他指現時中心選址在加路連山道,惟該地只有少量巴士可前往,相信對一些行動不便的病患來說十分困難。

醫護行者代表黎俊健則不滿中心設立的地點。他指現時中心選址在加路連山道,惟該地只有少量巴士可前往,相信對一些行動不便的病患來說十分困難。(立法會文件)

應向少數族裔及照顧者提供支援

當區議員羅偉珊提出,由於區內也有不少少數族裔,建議中心日後除英語外,亦應提供多種語言,讓市民能快速掌握相關資訊。此外,她建議中心可以多做不同的研究和諮詢,助中心早一步取得弱勢社群的需要,繼而調整服務。她亦希望中心能多為照顧者提出特別的項目作日常支援,協助建立照顧者聯網,以紓解他們的壓力。

楊雪盈則希望中心能加強牙科和精神科方面的服務,照顧有需要的人士,同時希望中心在日後取藥方面能安排在藥房取藥,減少市民的輪候時間。此外,她亦希望能增加民間聲音如加入NGO作委員一分子,共同跟進康健中心的問題。

食物及衛生局代表回應查詢指,中心的健康基本評估會包括初步評估精神和口腔狀態,並在發現問題後會進一步深入了解後轉介到合作的公私營診所。在牙科方面,局方指出因現時政府有提供其他支援服務,故中心並不會有進一步服務。在中醫方面,局方則指出中心在服務痛症患者時,也有中醫服務提供。

在中心服務對象方面,所有香港市民均能享用,對流動人口使用服務表示歡迎,現時中心亦有針對照顧者和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援助。局方未來亦會多加宣傳及和地區的社福機構合作以擴大服務聯網,令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受惠。

至於中心選址,局方表示,在容許的情況下,他們也希望能選址在接近民居和交通方便的地方,惟在選址上也有不少困難,地方的大小和能否設立無障礙設施也是考慮因素,已盡量選擇符合標準的地方。同時局方亦承諾日後會就中心事務加強和區議會的溝通,亦會定期改善中心的運作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