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永久非新移民」更生人士 政府派錢「零補助」 團體促補漏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4日公布,但去年政府宣布全民派一萬元,卻被指有漏洞,令部分來港定居超過7年、但因曾經犯事而未有永久居民身份的更生人士無法領取一萬元。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估計,全港有約五萬名因曾經犯事而沒有連續七年在港合法居留的「非永久亦非新移民」人士,他們既申請不到關愛基金的津貼,亦未能獲得政府派發的一萬元,因此今日(19日)到立法會申訴部,希望透過議員反映事件。

求助人質疑政府對待更生人士欠公允

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公布向全港18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當時預計可惠及約700萬人,涉約710億元開支;而在九月底關愛基金推出「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員一次過津貼」計劃,為合資格的新來港人士提供津貼,但社協指出,該會接獲超過50個未獲永久居民身份的更生人士個案,表示因其身份問題未能獲取以上援助,希望政府正視這些「邊緣社群」的需要。

66歲的歐先生多年前以單程證申請來港,正在領綜援並住在公屋單位,惟因多年前曾涉及刑事罪行,即使居港已滿七年仍未能成為永久性居民,而他最近一次犯案已是三年前,藏有少量毒品被判入獄20多日,然而同類事件不只得他一人,「我哋已經找清我嘅數、承受咗我嘅罪行,政府點解仲唔畀待遇、唔肯幫我哋翻身?」歐先生指,現時綜援只有3000多元,難以應付生活,多年來從未收過政府6000元或1萬元津貼,認為政府有「大細超」之嫌。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吳衞東指,該會接獲至少50個相關個案,當中有由內地和越南來港定居多年的人士,估計全港約有五萬名因同類情況未能領取一萬元的更生人士。吳表示,當中有部份人有納稅,被政府忽略無法獲取援助,令他們感到「有義務但冇權利」,質疑政府的理據何在;認為計劃應沒有歧視性,現時做法卻對該些人士不公平。他又指,多名立法會議員都稱是第一次知道有此漏洞,若政府承認漏招,應趁計劃現仍接受申請前盡快完善漏洞,不接受政府在下一次派錢再作補償,他希望政府在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會回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