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灣仔區垃圾桶分佈過密 最近兩桶相距少於1.5米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香港垃圾處理問題一直為人詬病,現時的垃圾站設計及垃圾桶數目亦引起討論。去年灣仔區議會贊助研究團體就改善區內垃圾站及資源回收系統進行研究,歷時四個半月,研究報告昨日(20日)出爐,揭示區內垃圾桶十分密集,最誇張的是在金紫荊廣場外有兩個垃圾桶距離少於1.5米。研究團體認為相關部門應重新檢視街上垃圾桶的必要性,視乎情況適當地「加桶」或「減桶」。

灣仔區議會去年委托無限香港基金有限公司為區內垃圾及回收問題作研究,研究團體四個半月以來走訪灣仔街道,圍繞街道清潔、垃圾收集、垃圾轉運和垃圾回收調查,研究結果於昨日(21日)灣仔食物及環境衞生委員會中發布,報告指區內垃圾桶分布過於密集、垃圾站設計不佳,而回收點亦存在改善空間。

垃圾桶分三部門管理 部門之間鮮溝通協調

無限香港基金有限公司代表呂妙敏指出,政府欠缺確實的街道垃圾桶分布和密度數據,現存數據例如顯示位置,大多都錯誤。街上的垃圾桶主要由三個部門,即食環署、環保署及康文署負責管理,但部門之間鮮有溝通協調,導致垃圾桶密度過高。研究團體建議政府重新檢視垃圾桶的必要性,以及設立「垃圾桶報料平台」,讓市民遇上垃圾桶過滿、大型垃圾或有亂放垃圾等問題時,能迅速告知當局,方便清潔部門快速處理。

截至今年3月1日,研究指出灣仔區合共有715個垃圾/回收桶,當中一半以上(即395個)由食環署管理,約三成(即228個)由康文署管理,剩下的92個則由環保署打理。今次研究涉及的食環署垃圾桶中,約九成距離少於現時建議標準的90米。當中最誇張的是,位於金紫荊廣場外,有兩個食環署垃圾桶距離少於1.5米,而雲景道亦有由不同部門負責打理的垃圾桶相距不足10米,但研究團體親身視察,發現雲景道人煙稀少,認為上址的垃圾桶數量過多。

+1

告示打道垃圾站焗促 工友休息空間狹窄

至於垃圾站設計,報告集中研究灣仔區十個公眾垃圾站以及一個臨時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站大多有燈光不足和工友的休息環境欠佳等問題,當中啟用最久(1982年)及處理垃圾量最多(每日47公噸)的告士打道垃圾收集站,更有多處地方需要改善。因建築物設計較舊,內裏沒有足夠空間讓工友辦公及存放個人物品。工友亦向研究團體透露,在垃圾站內需要承受天橋及馬路廢氣及熱力,夏天十分焗促,完全不能留在辦公空間。告士打道垃圾站出口亦日久失修,變得「溶溶爛爛」,研究團體認為政府應好好翻新舊有垃圾站,以及善用空間,提供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

研究團體亦就「綠在區區」回收點作出研究,當中「綠在灣仔」已完成工程,待營運招標後啟用。研究團體發現灣仔部分回收點較為偏遠,認為如不能提供誘因,市民可能不會選擇特意前往。以「綠在灣仔」為例,距離鵝頸橋約7分鐘路程,攜帶大型或較多回收物的市民或難以前往;加上選址面積僅700平方米,少於環保署建議的1,500平方米,相信回收服務規模會有所限制。研究報告亦發現灣仔居民的環保意識高,區內回收量較多,呂妙敏認為若「綠在區區」能進行更多的外展工作,建築立面上種可食植物,利用每年收成期變成公眾活動,會更為吸引。

在場食環署代表回應指,在金紫荊廣場外的兩個相近垃圾桶,是在政府發展該地時已放在上址,食環只是代為管理,故不太清楚垃圾桶距離太近的原因。而大圍垃圾桶放置密集,署方則表示,數量會因應區情不同而有差別,擺放原則以因應市民需要為主。對於研究團體提出需要翻新垃圾站,署方則指有難度,因為垃圾站不能完全停用,但針對垃圾站的燈及地下殘舊問題,署方則表示可以和建築署研究改善。